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水西来接太空,中流突兀涌鳌宫。
妙高台上一回首,看尽世途风浪中。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在长江中的壮丽景象,以及站在妙高台上的诗人对世事的感慨。首句“江水西来接太空”,以磅礴之势开篇,将长江的浩瀚与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宏伟的自然景观。接着,“中流突兀涌鳌宫”一句,通过想象中的“鳌宫”(传说中的海中宫殿)在江心耸立,进一步强化了金山的雄伟形象。
“妙高台上一回首”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的位置,暗示着站在妙高台上的诗人,从这高处俯瞰,不仅能够欣赏到金山的壮丽景色,更能深刻体会到世间的风浪与变迁。最后一句“看尽世途风浪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百态的洞察与理解,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山的壮丽景色,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双重追求。
不详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子胥死后巳无臣,中国由来渐属秦。
天下固知多美妇,五湖元自有高人。
江南翠竹动成林,谁折寒枝寄赏音。
说与双清堂上客,萧然应见此君心。
千树瑶芳压水湄,西湖风月鬓成丝。
江南春色今何似,赖有高人把一枝。
萧䔥叶带雨声寒,袅袅枝摇月影残。
欲引九苞威凤宿,晴窗试写翠琅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