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日曾看瑞应图,万般祥端不如无。
摩诃池上分明见,仔细看来是那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昔日曾看瑞应图"一句,指的是过去曾经看到过预示吉祥的图画或征兆,"万般祥端不如无"则是说这些祥瑞之物实际上都不及虚无。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现实中的缺失之间的落差感。
接下来的"摩诃池上分明见,仔细看来是那鹕"则描绘了一种景象:在清澈的摩诃池畔,看似精彩的东西实际上只是平凡的秃鹙。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形象化。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效果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世界缺乏完美、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哲思和艺术造诣。
不详
顾敻,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及字号均不详。以小臣给事内廷,见秃鹫翔摩诃池上,作诗刺之,几遭不测之祸。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累官至太尉。能诗善词。《花间集》收其词55首,全部写男女艳情
瑟瑟罗裙金线缕,轻透鹅黄香画裤。
垂交带,盘鹦鹉,袅袅翠翘移玉步。
背人匀檀注,慢转娇波偷觑。
敛黛春情暗许,倚屏慵不语。
旧欢娱,新怅望,拥鼻含嚬楼上。
浓柳翠,晚霞微,江鸥接翼飞。
帘半卷,屏斜掩,远岫参差迷眼。
歌满耳,酒盈尊,前非不要论。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
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
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
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
香灭帘垂春漏永,整鸳衾。罗带重,双凤,缕黄金。
窗外月光临,沈沈。断肠无处寻,负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