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竹石

坡翁北归留戏笔,数竹离奇生磈石。

世如有凤必先知,碌碌凡禽谁得识。

风不声兮月不影,山僧笑我移枯瘠。

岭阯每苦烟瘴深,烟瘴何曾祸忠直。

天使无垢来此邦,要与坡翁发真迹。

大书特书等傲岸,方寸一虚隘八极。

何年移植蓬莱宫,清风逼人寒半壁。

枝可磨,叶可摘,石上根,祗如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亦称东坡居士)的朋友刘黻所作,名为《东坡竹石》。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悟。

"坡翁北归留戏笔,数竹离奇生磈石。" 这两句开篇即描绘出东坡苏轼北归时的情形,他留下了书信或墨迹,与友人共赏那奇特的竹林和磊岩。

"世如有凤必先知,碌碌凡禽谁得识。" 这两句借用古代传说中凤凰出现必定预示吉祥之意,来表达对朋友的仰慕之情,感叹在俗世间能辨认出那真正有见识的士人实属不易。

"风不声兮月不影,山僧笑我移枯瘠。"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诗人似乎被山中僧人所笑,他所移植的枯木瘦竹亦显得无关紧要。

"岭阯每苦烟瘴深,烟瘴何曾祸忠直。" 这两句表达了对远古忠良之士在险恶环境中的不屈不挠的赞美,他们如同坚韧不拔的山石,不被世俗烟尘所染。

"天使无垢来此邦, 要与坡翁发真迹。" 这两句中“天使”指代诗人本身,或是对朋友的尊称,表达了想要与东坡共同留下不染尘俗的真实足迹。

"大书特书等傲岸,方寸一虚隘八极。"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豪放书法,以及他心中的理想境界,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超越。

"何年移植蓬莱宫,清风逼人寒半壁。" 这两句又转回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蓬莱宫是传说中仙境之所,诗人希望有一日能将其移植于人间,但现实中的清风却让人感到寒冷。

最后两句 "枝可磨,叶可摘,石上根,祗如昔。" 则表现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慨,以及对过往时光的留恋,石上的树根依旧如同往日一样,充满了岁月的沧桑感。

这首诗通过对竹、石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东坡之间的情谊,以及对理想境界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皋

天然岩壑怪,官况此中閒。

台阁人烟上,阑干树影间。

引泉归月沼,分菊上秋山。

咫尺神仙洞,听笙忘却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代寿徐意一参政

东南仁气氲堪舆,武夷相望钟真儒。

考亭西山接伊洛,户庭坦荡除榛芜。

意一先生续正传,刚以直养轲其徒。

端平御史凛风节,历历抗疏诛奸谀。

爱君忧国根性天,实与名称名非沽。

艺祖所谓社稷臣,四海欢呼登政途。

津梁善类植泰道,柱石明堂开远模。

丹心炳炳照白发,力扶国是消民瘉。

共期圣祉登嵩华,长使廊庙闻都俞。

黎元翘首望太平,愿斡圣化还唐虞。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古兴和饶云峰韵(其一)

贫妇守蓬藋,憔悴无颜姿。

挈瓶养公姑,肯涉山径蹊。

夫君昵浮响,疏越成暌离。

家欠蚕织具,茹苦宁力支。

叫天天不应,听彼风雨迷。

明月古玄镜,清夜长分辉。

见月如见君,此道惟心知。

造化毋群动,一耦仍一奇。

得耦固有分,失意吾何悲。

绿发已改色,素节难转移。

君有内觉时,伯牙逢子期。

形式: 古风

四不吟

大寒风雨暑不出,公会坐广醵不赴。

我奉遗体投遐荒,相尔室中胡不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