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王浚墓

吴国分牛斗,晋室命龙骧。

受任敌已灭,策勋名不彰。

居美未尽善,矜功徒自伤。长戟今何在?

孤坟此路傍。不观松柏茂,空馀荆棘场。

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一片荒凉之地,途径旁边是前朝名将王浚的墓地。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一种英雄末路、功业无常的哀婉情怀。

“吴国分牛斗,晋室命龙骧”两句,分别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吴国名将周瑜和西晋时期的名将王浚。他们曾在历史上分配战马,选拔勇士,但如今这些英勇的事迹已经成为过去。

“受任敌已灭,策勋名不彰”表明尽管他们在生前接受过重任,击败了许多敌人,但现在却无人知晓他们的功绩和名字。"居美未尽善,矜功徒自伤"则是一种反思,虽然他们曾经拥有过辉煌成就,但最终并没有完全实现理想,只留下了对功业未竟的遗憾。

“长戟今何在?孤坟此路傍”这两句,长戟指的是古代武将手持的大戟,用以象征武力和威严。诗人问这些武力的象征现在哪里去了,只剩下了王浚的孤坟伴随着道路。这里表达了一种英雄落寞的凄凉。

“不观松柏茂,空馀荆棘场”则是说,人们不再关注那些常青的松柏,而是留下一片荒芜的荆棘,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遗忘。

最后,“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中,诗人感慨地叹息着那些曾经悬挂在边关之上的宝剑,如今又有谁能理解那梦一般的英勇与祥瑞呢?

整首诗通过对王浚墓的描绘,以及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回忆,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英雄不再的感慨和对过往功业无常的哀伤。

收录诗词(74)

李隆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 生卒年: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相关古诗词

幸凤泉汤

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

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

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

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

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南出雀鼠谷答张说

雷出应乾象,风行顺国人。

川途犹在晋,车马渐归秦。

背陕关山险,横汾鼓吹频。

草依阳谷变,花待北岩春。

闻有鹓鸾客,清词雅调新。

求音思欲报,心迹竟难陈。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春中兴庆宫酺宴

九达长安道,三阳别馆春。

还将听朝暇,回作豫游晨。

不战要荒服,无刑礼乐新。

合酺覃土宇,欢宴接群臣。

玉斝飞千日,琼筵荐八珍。

舞衣云曳影,歌扇月开轮。

伐鼓鱼龙杂,撞钟角抵陈。

曲终酣兴晚,须有醉归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

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

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

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

冕旒多暇景,诗酒会春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