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飞去知何处,悠扬不暂停。
回风矜舞雪,依水结流萍。
官路阴初合,春塘日向冥。
攀条为汝惜,宁待望秋零。
这首清代诗人冯允升的《柳絮》描绘了柳絮飘飞的场景。首句“飞去知何处”写出了柳絮轻盈地随风飘荡,不知所终的动态,富有画面感。次句“悠扬不暂停”则强调了柳絮飘飞的连绵不断和轻盈自在。
“回风矜舞雪”运用比喻,将柳絮比作雪花,形象地描绘出柳絮在风中翻飞如同雪花般轻盈起舞的姿态。而“依水结流萍”则进一步描绘柳絮随水流漂泊,如同浮萍般无定的状态。
“官路阴初合”暗示了环境的变化,官道上的阴影开始加深,暗含着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句“春塘日向冥”描绘了春日傍晚,池塘水面逐渐昏暗,与柳絮的飘落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柳絮命运的感慨。
“攀条为汝惜”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柳絮的怜惜之情,他甚至攀折柳枝以示惋惜。最后,“宁待望秋零”则透露出诗人期待柳絮能在春天尽情绽放,不愿看到它们在秋天凋零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柳絮的生命历程,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珍惜当下的主题。
不详
东风亦多情,吹涨一篙水。
招邀虹月舟,竞向春波舣。
振衣问书楼,登蹑跬步耳。
恍从丹梯来,已入青霞里。
我师玉局翁,音问违一纪。
兹辰独何幸,乃获操杖几。
主人营丘仙,矍铄殊自喜。
目惟辨罍洗,腹惟贮图史。
两翁互抵掌,谈笑忘彼是。
妙析天地初,旁通百家旨。
诸贤各潇洒,语不挂朝市。
壶觞方递陈,竹肉亦清美。
斟酌随浅深,应对见条理。
向来文字饮,徵逐安足比。
诗成识日月,后会良可俟。
罗刹江边远树齐,松寮兰畹寄幽栖。
世人不识枚乘笔,误指涛声在竹西。
隔岁逢君又拍肩,苍茫归梦忆江边。
白虾紫蟹红莲米,横系松根听雨船。
晓凌残月去,暮带暝鸦还。
日落光依树,秋深瘦到山。
宦情原自澹,诗意近尤间。
回睇苍茫外,归云未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