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真逸堂观演西厢记长亭分别,用史达祖韵二首(其二)

双文若是无寻处,从今切莫乘兴。

石黛迎觞,秋波射座,稍待须臾之顷。商音甫定。

觉烟树伤心,乱山枫暝。

饯了行人,雁儿叫得寸肠冷。

多才偏惹懊恼,怪青天梦梦,终古难醒。

潘岳牵情,阴铿饮泣,辜负名场称俊。还多耿耿。

叹诗到无题,有谁能咏。几个良宵,独挨清漏永。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的情景,充满了哀愁与无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如“石黛迎觞,秋波射座”,以酒宴和秋水般的目光来渲染离别的氛围。接着,“稍待须臾之顷”则暗示了时间的短暂,离别时刻的珍贵。诗人通过“商音甫定”、“觉烟树伤心,乱山枫暝”等句子,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物的情感巧妙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饯了行人,雁儿叫得寸肠冷”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对行人的不舍与离愁。接下来,“多才偏惹懊恼,怪青天梦梦,终古难醒”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才华未能施展的懊恼,也有对现实难以改变的无奈。最后,“潘岳牵情,阴铿饮泣,辜负名场称俊”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

“还多耿耿。叹诗到无题,有谁能咏”则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感慨,即使心中有千言万语,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几个良宵,独挨清漏永”则以夜深人静的孤独,反衬出离别后的寂寞与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之情。

收录诗词(10)

冒殷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兜上鞋儿.半幅云林之屋纪事,用郑云娘韵

花如待客,月似怀人,恐怕负芳时。

半幅云林亭畔,蓦地来、密约谁知?

严更动也,远钟鸣矣,心事惹狐疑。

却恼座中饶舌,申申詈去还低。

休怜今世,要识前身,曾在鹊桥西。

欠了人閒情债,渐渐偿、也费撑持。

浪萍风梗,乍离长别,青鸟倦飞飞。

好趁良宵聚首,莫教轻放杯儿。

形式:

送我入门来

几上灯儿,窗前影子,清宵如对知音。

几首新辞,即是伯牙琴。

看来灯影俱萧索,似念我怀人直到今。

夜夜风风雨雨,坐坐行行睡睡,哭哭吟吟。

碧海沧江,不抵此情深。

三更灯照三更影,可负了当初一片心。

形式: 押[侵]韵

倦寻芳.三月二十日饯春

咄嗟过容,离别年年,舍我原惯。

我定难留,留下乱红成片。

忆花朝,思寒食,更怀上巳情难遣。

问春光,自古归何处,空随云散。

送行人、缠绵不了,那个临歧,能免三叹。

却怪芳时,不把故人依恋。

也似伤心无一语,奈何频倩啼莺唤。

更无端,变晴天、雨悲风怨。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贺新郎.半幅云林之屋纪事,同诸词人限韵

谁傍阑干立?正秦青、曼声未已,却谐黍律。

啭罢娇莺长夜饮,酒政真堪矜式。

教射覆、辞人频失。

知识前生饶慧业,更冶容、尘事悭灵匹。

堪位置,神仙宅。花朝寒食天涯逼。

一条条、催春嫩柳,黯怜偷惜。

家在虹桥烟月底,梦断扬州此夕。

盼不到、情人消息。

万种相思凭驿使,欲题诗、又把乌丝掷。

飘零杀,好颜色。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