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鍊师古体一首

英英山上云,决决涧中水。

云水无定踪,浮生安足恃。

所以古达徒,束发弃妻子。

洞门扫松华,丹灶鍊石髓。

功成骑日月,道大等天地。

宛陵识李君,文华烂如绮。

抱琴坐晚凉,清音锵玉指。

画虎拂轻绡,悲风生远树。

古道嗟何如,薄俗良已矣。

下乘淹骅骝,太仓饱鼯鼠。

宁自守黄冠,切勿羡青紫。

愧予蓬藿姿,失身在泥滓。

何当受真诀,莫夜三叩齿。

松根生茯苓,一杯荐芳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古诗《赠李鍊师古体一首》由唐桂芳所作,以山水云水为背景,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感慨。首句“英英山上云,决决涧中水”描绘出山间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李鍊师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接下来,“云水无定踪,浮生安足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暗示出对世俗名利的怀疑。

诗人赞美李鍊师“束发弃妻子”,选择修炼仙道,过着简朴而高尚的生活,“洞门扫松华,丹灶鍊石髓”形象地描绘了炼丹修行的场景。诗人进一步称赞李君才情出众,“文华烂如绮”,并描绘了与他一起抚琴赏景的宁静时光。

然而,诗人也感叹世事变迁,“古道嗟何如,薄俗良已矣”,暗指社会风气的浮躁。他批评了那些才华被埋没的人,“下乘淹骅骝,太仓饱鼯鼠”,表达了对不公的不满。最后,诗人表明自己的志向,宁愿坚守隐逸生活,不愿追求世俗权力,“宁自守黄冠,切勿羡青紫”。

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真道的渴望,希望得到李鍊师的真传,并以松根茯苓和芳芷表达敬意。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收录诗词(302)

唐桂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友

君今年五旬,作诗似高适。

草书更神奇,龙蛇走素壁。

人言两敌雄,铦锐适锋镝。

嗟嗟世运非,英才委沙砾。

伊予槐塘濒,绕屋树蒿荻。

安得共讲明,大道在瓦甓。

平生企酒徒,陶潜与王绩。

支离三醉翁,不假飞空锡。

相望百里间,邂逅遂良觌。

自非绝俗资,何由拯焚溺。

耿耿夜未眠,银缸媚枯寂。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谢刘仲脩同知垂顾槐隐

寒风搅树梢,索索如裂帛。

忽闻骄骢嘶,知有远来客。

是时丧乱馀,荒村断人迹。

先生笃世交,不惮远行役。

唯馀二三公,光彩照圭璧。

奚啻冠盖流,乃是文章伯。

肯垂眼长青,慰我头发白。

第惭家计贫,一身百忧集。

槃饭杂果蔬,杀鸡瘦露脊。

惜无橐中金,饮酒尽数石。

因思先君存,当代尊矩矱。

久知伯仁翁,论道最密勿。

危露感遗孤,老泪不堪滴。

而今相国贤,慕士勤徵辟。

宜赞紫微垣,声名动咺赫。

斗大番君城,群奸□□□。

端坐黄堂中,帘捲芝山碧。

机谋惊鬼神,号令□□□。

平湖水茫茫,高挂帆百尺。

蟹螯斫雪肥,枫叶经霜赤。

努力企前修,归鸿附消息。

形式: 古风

和权都事相期未至韵

生平厌萍逢,老来味姜桂。

何如鸡黍期,好客千里至。

微风断且吹,缺月吐复翳。

有儿幸守家,力学废一篑。

誓当归田园,尘鞅暂息税。

抱琴知音稀,感慨不尽意。

形式: 古风

送魏君祥

日日出东城,折尽春风柳。

柳条青如蓝,我发秃于帚。

重念龚黄流,相看岁已久。

美玉耻雕镌,灵犀谢尘垢。

听彼闾阎民,吃吃说贤守。

官清印封苔,童瘦衣露肘。

退食何迟迟,吏胥缚卯酉。

情知无鱼悬,空槃杂齑韭。

世人宠辱惊,骇汗恁奔走。

寸心难动摇,处事辄可否。

紫阳华构成,功业岂云朽。

幸赖金石文,光芒荡牛斗。

惭非客坡门,舟送大江口。

江深吼巨涛,掣鲸以献酒。

回首万山中,甘作逃名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