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山亭/燕山亭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竹槛气寒,莼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无绪。空望极霓旌,锦书难据。

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犀奁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怎得伊来,花雾绕、小堂深处。留住。直到老、不教归去。

形式: 词牌: 燕山亭

翻译

从幽谧的梦境中初醒,空中密布的阴云尚未散开,拂晓的曙光催落一阵疏雨。竹栏上寒气漫溢,花圃里风声摇曵,一条新淌的绿溪暗暗通向南浦。寂寥的路上杳无行人,只看到回廊上半扇敞开着的窗户。我心绪繁杂,徒然地极目伫望,天边云霞瑰丽如梦,而我空有相思书信也无处相寄。
踏过点缀着星星点点苍翠苔藓的小径,追忆着旧日游赏的踪迹。思念起曾经与她荡戏秋千的时光,芳柱上彩绳空自摇曵。犀角帷帘松散地挽起,凤枕上云梦孤栖,在这样寂寥的情境下,她也应当久久地伫立,默默地遥怀着昔日情意罢?怎样才能等到她回到我的身旁,在小小堂屋深处,嗅闻花香如雾气缭绕,芳馥迷离。那时我一定会留住她,相守到老,不再分离。

注释

蕙畹:种香花兰草的园圃。
蕙:香草名。
畹:面积单位,此处有畦之意。
南浦:本指南边水滨;又常用作送别之地,此处泛指别处通水口。
浦,河流注入江海的地方。
霓旌:云旗。
这里指女子乘坐的车子。
原为皇帝出行时仪仗的一种。
此处借指云霓。
凝伫:凝立伫望。
伊: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意境。开篇“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几句,营造出一个晨曦微露、梦醒时分的氛围,给人一种恍惚间的感觉。诗中的“竹槛气寒,蕙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春季的萧瑟与生机,同时也映衬出诗人独处幽居之情。

在“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无绪。”一段,诗人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依无靠的情感。他不仅是身体上的孤独,更是心灵上的寂寞。随后的“空望极霓旌,锦书难据”则显露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于无法触及的过去的无奈。

而到了“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犀奁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诗人开始追忆往昔的欢乐时光,那些美好的瞬间被记录在心中,如同苔石小径般难以磨灭。而“怎得伊来,花雾绕、小堂深处。留住。直到老、不教归去。”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想要长久保留这些美好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与回忆的佳作。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无计长留月里花。收英巧付火前茶。

绿尘飞处粉芳华。

午夜露浓天竺径,一秋香满玉川家。

扫除残梦入云涯。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烛影摇红.灯夕玉照堂梅花正开

宿雨初乾,舞梢烟瘦金丝袅。

嫩云扶日做新晴,旧碧寻芳草。幽径兰芽尚小。

怪今年、春归太早。柳塘花院,万朵红莲,一宵开了。

梅雪翻空,忍教轻趁东风老。

粉团香阵拥诗仙,战退春寒峭。现乐歌弹闹晓。

宴亲宾、团栾同笑。醉归时候,月过珠楼,参横蓬岛。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梦仙游(其一)记梦

飞梦出,闲到玉京游。

尘隔天高那得暑,月明云薄淡于秋。宫殿锁金虬。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梦仙游(其三)记梦

归兴动,骑鹤下青冥。

几点山河浮色界,一簪风露拂寒星。银汉悄无声。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