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苦雨》由明代诗人释今帾所作,描绘了长时间连绵不断的雨水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与不便。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风雨与人间生活的紧密联系。
首句“雷先惊蛰暗经春”,开篇即以雷声预示着惊蛰节气的到来,暗含春日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这生机却被随后的连日阴雨所掩盖,引出下文对雨水的描述。
“野老传闻果是真”一句,通过老农的口述证实了雨水的真实存在,也暗示了雨水对农事的影响,为后文的进一步描写埋下伏笔。
“黑雨连旬复连月,绿莓侵榻又侵人”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连续不断,以及雨水对环境的侵蚀,莓苔在潮湿的环境中迅速生长,不仅侵染了床榻,甚至影响到了人的生活。
“静煨牛火支寒骨,动借渔蓑覆病身”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的生活状态,通过“煨牛火”和“借渔蓑”这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恶劣天气下的生存方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坚韧。
最后,“最惜东溪老田父,杏花时节不成畇”表达了诗人对东溪老农的深切同情,杏花盛开的季节本应是农事繁忙之时,但连绵的雨水使得老农无法耕作,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劳与自然力量之间冲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是一首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