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三十首(其二十二)

教来鹦鹉语初成,久闭金笼惯认名。

总向春园看花去,独于深院笑人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我教会了鹦鹉刚刚学会说话,它习惯于认识人的名字。
总是向往着春天的花园去看花,只有在深深的庭院中才会对人的声音笑应。

注释

教来:教育训练。
鹦鹉语:鹦鹉学舌,模仿人的语言。
初成:刚刚完成,此处指学会说话。
久闭:长时间地关闭。
金笼:华丽的鸟笼,常用来关鹦鹉。
惯认名:习惯于识别和回应人的名字。
总向:总是朝向,向往。
春园:春天的花园。
看花去:去看花儿开放。
独于:只在,独自在。
深院:深深的庭院,指较为僻静的地方。
笑人声:对人的声音笑,此处指鹦鹉模仿人的笑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幽雅的生活情趣。开篇即写“教来鹦鹉语初成”,可见主人对乐趣的追求,鹦鹉学人语,显示了主人的精心培育和对美好事物的享受。紧接着,“久闭金笼惯认名”则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鹦鹉虽被囚禁,但已习以为常,甚至认识并呼唤主人的名字,这不仅是对主人与宠物之间情感的描写,也隐含着对自由和束缚的思考。

下句“总向春园看花去”中,“春园”两字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主人似乎总是在这个时节游走于园中,观赏花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最后,“独于深院笑人声”则更显得主人的孤寂与超然。尽管身处闹市,但在自己的深院之中,却能听到外界的人语,主人以此自娱,同时也保持着一份对世俗的淡泊和距离。这一句既表达了主人的独特情感体验,也映射出其高冷不羁的性格。

整首诗通过对鹦鹉、金笼、春园与深院这些细微之物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闲适自在、超然世俗的生活境界。

收录诗词(62)

王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

  • 籍贯:太原
  • 生卒年:764~835

相关古诗词

宫词三十首(其二十三)

银瓶泻水欲朝妆,烛焰红高粉壁光。

共怪满衣珠翠冷,黄花瓦上有新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宫词三十首(其二十四)

迎风殿里罢云和,起听新蝉步浅莎。

为爱九天和露滴,万年枝上最声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宫词三十首(其二十五)

御果收时属内官,傍檐低压玉阑干。

明朝摘向金华殿,尽日枝边次第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宫词三十首(其二十六)

内里松香满殿闻,四行阶下暖氤氲。

春深欲取黄金粉,绕树宫娥著绛裙。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