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娃图二首(其一)

金莲烛下看蛾眉,应是吴王半醉时。

一自馆娃宫坏后,仙魂都上落花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金莲烛光下,吴王与美姬共处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醉意。诗中“金莲烛下看蛾眉”一句,以金莲烛光为背景,烘托出美姬的美丽,仿佛她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接着,“应是吴王半醉时”,暗示了当时氛围的轻松愉悦,以及主人翁情感的微妙变化。

“一自馆娃宫坏后,仙魂都上落花枝。”则将故事背景延伸至历史,馆娃宫的废弃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仙魂上落花枝,既是对美姬形象的诗意化描述,也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哲学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深刻洞察,情感丰富而深沉。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题吴娃图二首(其二)

千两金盘浴小儿,玉钗双堕燕差池。

绣窗白日无针线,却笑罗敷不画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吴宗师送牡丹

十五年前花发时,仙翁邀赏醉瑶池。

如今头白无情思,只见瑶池花满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杨村

霜明野水晓粼粼,芦叶黄时少白蘋。

船上忽逢吴客子,牵衣双手拂征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绝句

一春不得见花开,何况飞红堕酒杯。

今日城南花万树,看花不肯放春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