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綵楼歌馆正融融,一骑星飞锦帐空。
老尽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鸟怨东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其中包含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綵楼歌馆正融融"一句,通过对建筑物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氛围,"綵"字形容建筑华丽而壮观,而"融融"则传达了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可能指代着歌厅内外的和睦气氛。
接着,"一骑星飞锦帐空",诗人笔触转向夜晚,一位策马疾驰的人物在月光下划过,如同天上流星般迅速而短暂。这里的"锦帐"可能暗示着夜晚的帷幕,或是贵族宅邸中的华丽装饰,但最终都化作了空寂,表达了一种无常和虚幻。
第三句"老尽名花春不管"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短暂、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叹。"老尽"意味着年华渐老,而"名花"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但这些都已被时间无情地带走,春天也不再关心这些消逝的事物。
最后一句"年年啼鸟怨东风"则是对自然界的感慨。每到一年一度的春季,啼鸟似乎在抱怨那带来变化的东风,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于岁月更迭和生命无常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易逝、以及生命周期不可抗拒的深刻感悟。
不详
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吴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
别业更临洙泗上,拟将书卷对残春。
六国平来四海家,相君当代擅才华。
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经月愁闻雨,新年苦忆君。
青华为客久,白发著书勤。
酒共邻僧饮,蔬从野老分。
何时共登眺,整屐待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