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路过章台气象宽,九重城阙在云端。
烟含上苑沈沈紫,雪露南山??寒。
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
灞川南北真图画,更待残阳一望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雪后经过昭应时的所见所感。开篇"路过章台气象宽,九重城阙在云端"两句,勾勒出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其中“章台”可能指的是古代某座宫殿或楼阁,而“九重城阙”则是对皇都雄伟建筑的描写,这些建筑仿佛悬浮在云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烟含上苑沈沈紫,雪露南山??寒"两句,则转入细腻的自然景观。这里的“上苑”可能是指皇家园囿或高处的林木,而“沈沈紫”的烟霭给人一种神秘氛围。后半句中“雪露南山”则描绘了一幅雪后山峦清新的景象,"??寒"(由于缺字无法判断具体意境)可能是指那种冷冽而又宁静的气氛。
第三段"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展示了作者在雪后经过昭应时的豪迈情态。这里的“绮陌”形容的是积雪未融的小路,而“骑宝马”则是贵族或官员出行的象征;"绿芜行即弹金丸"中的“绿芜”可能指的是积雪初融的草地,"弹金丸"则是一种狩猎活动,或许暗示着作者在这雪后之行中也未忘记游乐之情。
最后一句"灞川南北真图画,更待残阳一望看",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珍视与留恋。"灞川"是唐代著名的风景区,而“南北真图画”则形容这里的景色如同绘画一般真实而美丽;"更待残阳一望看"表达了诗人在夕阳将落之际,仍不忍离去,想要再多欣赏一番这如画般的风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昭应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深情,以及他在这个特定时刻与环境下的豪迈情怀。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绣缨霞翼两鸳鸯,金岛银川是故乡。
只合双飞便双死,岂悲相失与相忘。
烟花夜泊红蕖腻,兰渚春游碧草芳。
何事遽惊云雨别,秦山楚水两乖张。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
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
路岐无乐处,时节倍思家。
綵索飏轻吹,黄鹂啼落花。
连乾驰宝马,历禄斗香车。
行客胜回首,看看春日斜。
长亭一望一徘徊,千里关河百战来。
细柳旧营犹锁月,祁连新冢已封苔。
霜凋绿野愁无际,烧接黄云惨不开。
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词赋莫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