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抱黄洞景德观

晋道昔纷乱,志士多学仙。

乃愿脱尘网,毕身飞绛烟。

卓彼抱黄子,遗迹兹山巅。

地灵无恶木,杉松碧参天。

四时不变春,脩脩女萝鲜。

下有白鹿卧,上有青猿悬。

微风五音奏,不假朱丝弦。

来者迭宏构,深门秘真筵。

馀芳考金刻,眇末期羌肩。

回念时运泰,岩谷无逃贤。

寓游足以乐,携壶谩思玄。

黄冠四五辈,达者余所怜。

未尝诣州府,白发犹侵颠。

而况尘中人,欲以永岁年。

聊书一日事,继之逍遥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晋代志士追求仙道的场景,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清幽与神秘。诗人郭祥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抱黄子遗迹所在的山巅之地,地气纯净,无恶木生长,杉松苍翠直插云霄。四季如春,女萝生机勃勃,白鹿悠闲,青猿灵动,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跃然纸上。

诗中还提到了建筑的宏大与隐秘的宴席,暗示着修道者的聚会与精神追求。金刻记录着历史的痕迹,而“眇末期羌肩”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诗人感慨于时运的安定,岩谷间无处藏匿贤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

最后,诗人以自己为引,描述了与几位黄冠道士的交往,他们不问世事,白发苍苍,与尘世格格不入。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修道生活的风貌,也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宋朝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题雨华台

云公说法时,诸天雨名花。

此事古老传,岂为虚语誇。

至今数亩地,长松肖龙蛇。

下不生蔓草,上不存栖鸦。

夜或散瑞光,烂若赤城霞。

沿崖仅可到,狭径宁容车。

严严渤海公,好古心无涯。

携筇徐步至,极眺频吁嗟。

不唯古佛迹,绝景来幽遐。

城郭如钩环,井庐杂禾麻。

青山断绿野,白水连平沙。

翔帆出天镜,叠鼓传掺挝。

又复听归橹,大泽鸣雁驾。

云烟失浦溆,霜雪摧蒹葭。

顾瞻指掌间,千里无毫差。

中天二龙飞,此邦恃犬牙。

纳士业已缓,何殊井中蛙。

神兵半夜集,城裂如剖瓜。

唯仁乃无敌,四海同一家。

我公乘闲来,式宴宾亦嘉。

作亭当旧址,海月浮窗纱。

举杯莫辞酒,越女弹琵琶。

为我谢云公,亦有三春葩。

真法忌拣择,岂校静与哗。

酩酊上马归,鬓发从纱纱。

形式: 古风

太平观

下马携瘦筇,凌晨极幽赏。

腾身孤峰半,纵目浮云上。

严严洞天路,霭霭灵气王。

古木藏春容,飞流落天幌。

断崖倾郁萝,深宫秘真像。

坛心綵虹贯,幡脚仙飙飏。

老鹤时一鸣,众鸟不敢傍。

人寰杳何处,仕路险已忘。

高歌乐逍遥,抚掌遗得丧。

长生岂无术,静理聊自放。

独醒世不容,苟合情辄枉。

咄嗟胡为乎,兹焉卜长往。

形式: 古风

寻真观

苍崖犹积雪,冻林春未归。

石径稍可通,决决泉声迟。

薄游欲何适,携筇负阳晖。

览胜辄长啸,世事吾何羁。

忽到仙人家,楼殿势欲飞。

皓鹤向人舞,青猿攀树啼。

屏风叠苍玉,深潭莹琉璃。

谁云蛰龙卧,朗咏前人诗。

飕飗太古风,会生松桂枝。

回首归兴遥,日暮青云低。

形式: 古风

水磨

盘石琢深齿,贯轮激清陂。

运动无昼夜,柄任谁与持。

霹雳驾飞雪,盛夏移冬威。

功成给众食,势转随圆机。

翻思兵家言,千仞俯可窥。

又想对明月,大壑投珠玑。

睥睨巧匠手,不使差毫釐。

牛驴免穿领,僮仆逃胼胝。

利用固已博,沉吟岂虚辞。

愿将水磨篇,荐之调鼎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