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凄寒事事易消魂,况是西风雨打门。
击楫谁迎桃叶渡,捧心又病苧萝村。
鱼鳞剖去空无信,獭髓涂来怕有痕。
吹灭幽窗桦烛坐,不教孤影伴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凄冷环境中的孤独与愁绪。首句"凄寒事事易消魂"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寒意不仅来自天气,更源于心境。"况是西风雨打门"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风雨交加更添凄凉。
"击楫谁迎桃叶渡,捧心又病苧萝村"运用典故,借桃叶渡和苧萝村的典故,暗示自己无人陪伴,如同当年王献之在风雨中等待桃叶,而自己则病弱如西施般孤独。这两句情感深沉,寓情于景。
"鱼鳞剖去空无信,獭髓涂来怕有痕"通过比喻,表达对远方亲朋音信断绝的忧虑,以及对可能发生的变故的敏感。"吹灭幽窗桦烛坐",诗人独自坐在昏暗的烛光下,不愿让孤影伴着黄昏,显示出他深深的孤独和对寂寞的抗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内心世界,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清代诗人孙原湘独特的艺术风格。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佩响帘栊屧响苔,嫣然一笑百花开。
光生殿角惊同列,慧辨宫商叹异才。
交颈鸳鸯亲绣出,随身蛱蝶自飞来。
新恩暂渴金盘露,已是椒房中选材。
聚锦秋生玉砌苔,瑶缄湘帙对香开。
吟成检点无邪思,曲罢倾输有善才。
抱石自盟心不转,买丝非绣佛如来。
绿窗一树孤桐影,知是琴材是瑟材。
何人玉尺敢量诗,楼上昭容字婉儿。
秋月剪眸书万卷,春花着手笔双枝。
捧来香气含薇露,评出芳心费藕丝。
却笑卫家风调别,祇将八法授羲之。
一楼秋气太苏醒,病起新妆出画屏。
花入瘦来偏旖旎,柳经眠后更娉婷。
食单尚饬中厨禁,绣剪应知小阁停。
愁绝绿窗风影里,远山早睹一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