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夏日二首(其二)

内史兰亭晚卜邻,永和风月凛如新。

功名不入闲人梦,诗酒犹关老子身。

檐浅时时闻霣箨,池清一一见潜鳞。

正令未逐飞仙去,要是巢居太古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内史在兰亭夜晚选邻居,永和的风月清新如初。
功名之事不入悠闲人之梦,诗酒却与我老者的生活紧密相关。
屋檐下常听见竹笋落下声,池塘清澈可见鱼儿游动。
即使不能追随仙人羽化而去,我仍是栖息山林的古老居民。

注释

内史: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作者。
卜邻:选择邻居。
永和:东晋穆帝年号。
凛如新:清新冷冽如初。
闲人:指不追求功名的人。
老子:古人自谦或对长者的称呼。
身:自身,指生活。
霣箨:竹笋脱落。
潜鳞:隐藏的鱼儿。
正令:正当的命令,此处可能指仙人的召唤。
飞仙:飞升成仙的人。
巢居:像鸟一样筑巢居住,隐居生活。
太古民:古代淳朴的居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幽居夏日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内史兰亭晚卜邻”的起笔,描绘了自己在兰亭附近幽居的生活情境,暗示着对宁静环境的向往。"永和风月凛如新"一句,借永和年间清风明月的意象,表达了对古代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下生活的清新感受。

接下来,“功名不入闲人梦”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他更愿意沉浸在诗酒之中,享受自在的生活。“诗酒犹关老子身”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执着和自得其乐。诗人通过观察屋檐下竹笋落下(“檐浅时时闻霣箨”)和池塘中鱼儿游动(“池清一一见潜鳞”),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寓含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正令未逐飞仙去,要是巢居太古民”,诗人表达出即使未能像仙人那样飘逸,也甘愿做一个回归自然、质朴生活的“太古民”。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幽居夏日二首(其一)

茅舍参差烟霭中,超然高兴与谁同。

形骸已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物功。

子母瓜新间尊俎,公孙竹长映帘栊。

日长愈觉闲无事,隐具成书又一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幽居晚兴

借锄斸药喜微香,汲井浇花趁晚凉。

胸次何曾横一物,尊前尚欲笑千场。

锦江秋雨芙蓉老,笠泽春风杜若芳。

归去自佳留亦乐,梦中何处是吾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幽居感怀

偶傍枫林结数椽,东归也复度流年。

汀洲雁下依残水,墟里人行破夕烟。

十月风霜欺客枕,五更鼓角满江天。

散关清渭应如昨,回首功名一怆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幽居遣怀三首(其二)

斜阳孤影叹伶仃,横案乌藤坐草亭。

闲久更知贫有味,病多那责药无灵。

农书甚欲从师授,忍字常须作座铭。

更喜友生能饷酒,欣然一醉倒长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