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南山还里二首(其一)

十年郎署惜盘桓,神武门前忽挂冠。

退向急流谁最勇,愁闻行路古来难。

江头自买朱公棹,海外行添任叟竿。

傥上三山看朔雁,无忘系帛到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送林南山还里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句“十年郎署惜盘桓”,描绘了友人在官场中的十年岁月,虽有留恋却也饱含无奈与不舍。“神武门前忽挂冠”,形象地展现了友人突然辞官归隐的情景,神武门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象征,挂冠则意味着放弃这一切,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退向急流谁最勇”一句,以“急流”比喻世间的纷扰与挑战,表达了对友人敢于面对困难、勇于退避的决心的赞赏。“愁闻行路古来难”,借用古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归途可能遭遇的困难的担忧,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肯定。

“江头自买朱公棹,海外行添任叟竿”两句,通过友人购买船只和鱼竿的行为,预示着他将开始新的生活,无论是江河还是海外,都将成为他探索与享受的地方。朱公棹与任叟竿,分别代表了追求与闲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友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最后,“傥上三山看朔雁,无忘系帛到长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祝福。即使友人远行至遥远之地,也希望他能不忘故土,常怀思念之情,如同雁过留声,丝带寄情一般,传递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与支持,又蕴含了对友情与故乡的深深怀念,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送林南山还里二首(其二)

羊肠已熟世途颇,一笑归兮鬓未皤。

白璧谩云吾道是,青山转识主恩多。

翟公门在堪罗雀,内史书成足换鹅。

若过田间逢醉尉,不须嚄唶问前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朱廷尉可大南归(其一)

公车早上大明宫,指顾全收秇苑雄。

制锦暂从中执法,为裘酷似老司空。

燕歌忽引趋庭思,齐客谁当鼓瑟工。

独使通家添别恨,心随飞楫越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朱廷尉可大南归(其二)

春风绿鬓映垂鱼,独立青霄玉不如。

都下竞传司马赋,箧中惊满乐羊书。

蛾眉自古难为宠,夔足知谁竟有余。

六月天池聊假息,图南九万莫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朱可大以诗留别词甚怆然再赋答之

轩轩韶举灿新霞,南望匡庐结思赊。

此去汉廷谁折槛,向来侠士失朱家。

尊前白雪流春唱,城上乌栖咽暮笳。

曲断凄清回首处,满天风色起杨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