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友公游芙蓉峰探神仙遗迹登高长啸俯视尘世然后朗吟步月而归自魏晋之下曹氏父子桓温庾亮之徒登高对月饮酒赋诗其后寂寥千年世无斯乐今公乃能以雅道继之盖庶几焉予足不至此山几年矣因公之游遂唤醒旧梦从道复出诗见示遂次韵焉

空山学仙子,乘鸾烟雾湿。

夜深吹洞箫,声断凤凰泣。

佳人去后不归来,寒云古路迷黄埃。

当年旧事总陈迹,回首此意千古空崔嵬。

杉松弄影□仙盖,玉宇寥寥浮爽垲。

洞门无锁昼不扃,云窗雪浪声澎湃。

短世茫茫赴急流,功名误我三十秋。

人间俯仰竟何补,便欲对此乘虚舟。

登高探异物,梦魂皆髣髴。

凛然心肺开,肝胆忽突兀。

中有一人眉发奇,不言不笑看晴霏。

芙蓉为裳云为衣,三花树下容巍巍。

隔水微茫相对久,赠予灵芝饮予酒。

拍手相从入紫霞,不觉麻衣湿寒溜。

忽然而去不复应,山云叫断无人听。

是中谁读黄庭经,耳边忽度琅琅声。

醉笔题新诗,戏拈烂墨浇淋漓。

西山红日忽已失,新月夜上横蛾眉。

两袖天风清九窍,归去恐为神鬼笑。

兴怀不尽下山来,洞口岩花羞自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仙者在空山中寻找仙踪的奇幻经历。诗人以空山仙女和乘鸾仙子的形象开篇,营造出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夜晚,洞箫声悠扬,仿佛凤凰悲泣,佳人离去后的寂寞与失落感油然而生。山路上寒云弥漫,旧事如烟,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功名无常。

接着,诗人描述了仙界景象,杉松、仙盖、玉宇、云窗雪浪,展现出仙境的清冷与宁静。短暂人生如急流,诗人反思功名误己,渴望超脱尘世,乘虚而行,探寻异物。在梦境中,他遇见仙人,赠予灵芝美酒,恍若置身仙境。

然而,仙人忽然消失,留下诗人独自面对山间寂静。诗人听见琅琅读书声,醉中挥毫题诗,感叹月升星落,心境变化。最后,他感慨自己未能常至此山,借梅友公之游唤醒了尘封的记忆,于是作诗回应,表达了对雅道的向往和对尘世的疏离。

整首诗以游仙寻道为线索,融合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古代文人雅集的怀念,体现了元末明初叶颙的诗风,既有浪漫想象,又有深沉的哲理内涵。

收录诗词(571)

叶颙(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字:景南
  • 籍贯:元明间金华府金华
  • 生卒年:1296—?

相关古诗词

谢陈国宾见寄

陈兄遗我山中诗,随风落空成珠玑。

寒光绕壁夜窗紫,清声响涧山泉飞。

杜陵去后天无功,飘飘千古遗悲风。

老兔入云霄汉黑,大龙上天江海空。

知君笔有万牛力,追转风骚气无敌。

辞丰意远欲乘虚,天高风冷寒生骨。

作诗为谢来意勤,自惭瓦缶无美音。

阑千一抚三叹息,天风西来洗予心。

形式: 古风

金华尉赵德夫祈雨有感

阳乌赫赫明高穹,火云不雨天西东。

晴波渴饮千丈虹,嘉谷槁死生虻虫。

金华赵宰亦悯农,陈辞涕泣呼天公。

食天之禄因农功,视农不救宁为忠。

下人无罪天所容,愿为斯责归微躬。

志诚直通龙伯宫,须臾遣出双玉龙。

利爪排空怒且雄,阿香推车海若从。

鞭云驾雨随天风,下与人世为年丰。

要令饥旅颜回童,少焉云散天宇空。

神龙却归潭水中,庙闲山空鼓鼕鼕。

形式: 古风

谢李从道见寄

汉唐之世多俊贤,才高有如横海鳣。

搜索异景不得潜,骊珠一夜飞上天。

江左风流亦可怜,高谈出口如涌泉。

近来诸子无足言,白鸡梦破千千年。

斯文无人世所冤,遣公出世扶其颠。

遨游八极乘紫烟,绛旂丹毂驱我先。

我生嗜酒无一钱,酒酣落笔惊四筵。

见公始觉心茫然,仰天大笑呼谪仙。

天风吹落云锦篇,皎如明月堕我前。

寒光耿耿江底悬,鱼龙夜抱星斗眠。

议论汹汹来百川,似欲上拍曹刘肩。

有人如此犹弃捐,朱颜改后宁复妍。

愿为羲和执玉鞭,驾驭白日青云边,请公早上登封笺。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听香亭梅花卷

山空木落彫繁卉,政苦蛮烟愁瘴雨。

南枝此际特清奇,独抱孤真岩谷里。

水乡云路寡相知,惟友风姨交月姊。

江南岁晏淡妆束,沙上无人薄梳洗。

丰姿潇洒态度闲,修竹疏篱茅屋底。

罗浮日冷水欲冰,冻霭昏霾江路阴。

残雪消迟霜魄出,一梢寒彩明空林。

人知鼻臭目善睹,岂知劫外春光淡荡春意深。

平生不识宋广平,但识铁石肠肚珠玉之胸襟。

平生不识桃与李,奇松劲柏屹立千仞之云岑。

唯许孤鸾双凤见,岂容妒蝶狂蜂寻。

幽香旖旎薰宇宙,芳流不尽古至今。

暮龄作事愧颠倒,听不以耳唯以心。

瑶琴三弄枯树下,摩挲老眼观妙音。

西湖处士宁复道,东坡先生骨应槁。

迩来八万四千载,只有梅花颜色好。

笛声高,旧梦醒,玉楼人去东风杳。

横斜浮动未要论,奇芬不在枝头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