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峰前对落晖。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
灵源大士人天眼,双塔老师诸佛机。
白发苍颜重到此,问君还是昔人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自巴陵略平江临湘入通城无日不雨至黄龙奉谒清禅师继而晚晴邂逅禅客戴道纯款语作长句呈道纯》。诗中描绘了山行十日的艰辛,雨湿衣裳,但诗人于幕阜峰前欣赏到了夕阳西下的美景。雨水滋润了田野,连野水也涨满,晴天的到来使得雨鸠归巢,呈现出自然的和谐。诗人借此景表达了对灵源大士和双塔老师的敬仰,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以白发苍颜重游旧地,感叹是否仍是昔日之人,流露出一种岁月沧桑的感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景于情,展现了黄庭坚的诗才和人生哲思。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肌肤冰雪薰沉水,百草千花莫比芳。
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
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入枕囊。
输与能诗王主簿,瑶台影里据胡床。
叩槛出鱼鼋,诗成一笑粲。
月明犹在搭衣竿,晓踏台南路屈盘。
驺子雨中先马去,村童烟外倚墙看。
鸦啼宰木秋风急,鹭立渔船野水乾。
花似去年堪折赠,插花人去泪阑干。
壮气南山若可排,今为野马与尘埃。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
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