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

源流出何山,涌涸兹有异。

湛然盈不泓,馀波下金地。

清甘本无滓,渴饮得真味。

端能发茶色,博亦资农利。

矧兹民俗安,湓溢尤可憙。

满酌复携归,良追曲肱意。

形式: 古风

翻译

源头出自哪座山,这里的水流涌动有所不同。
水清澈无比,不会像池塘那样深,余波映照着金色的土地。
清水本来纯净无杂质,喝起来才能真正尝到它的甘甜。
它能激发茶叶的颜色,对农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更何况这里的人们生活安宁,满溢的水更令人欣喜。
我满满斟满一杯带回家,这真是享受如同枕着手臂的惬意。

注释

涌涸兹有异:水流涌动有特殊之处。
湛然:清澈的样子。
盈不泓:水深不满盈。
清甘:清甜甘美。
滓:杂质。
发茶色:提升茶叶色泽。
博亦资农利:对农业有益。
矧兹:何况。
湓溢:水流满溢。
憙:喜悦。
曲肱:枕着手臂休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圣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泉水的源头和流淌过程。"源流出何山,涌涸兹有异",开篇便展现出泉水的神秘起源,暗示其非凡之处。"湛然盈不泓"形容泉水清澈见底,深而不浑,"馀波下金地"则描绘出流水在阳光照耀下的金色光泽。

接着,诗人赞美泉水的清甜甘美,"清甘本无滓,渴饮得真味",认为它纯净无比,品尝后能真正领略到水的本质。"端能发茶色,博亦资农利",进一步指出泉水对泡茶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性,体现了其实用价值。

最后,诗人描述了当地民众因泉水而生活安宁,"矧兹民俗安,湓溢尤可憙",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喜悦之情。"满酌复携归,良追曲肱意",诗人想象着满杯泉水带回家中,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悠闲自得的生活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圣泉的特性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圣泉寺松径

青松苒苒门前道,根氐坚牢颜色好。

鸣籁萧森风雨生,紫鳞开动龙蛇老。

天若有意别留种,百年其下无纤草。

雷霆绕绕雪霜重,劲节支扶不颠倒。

野姿峭拔已背时,肯要藤花彊缠抱。

南方赤夏苦蒸湿,万木无声就僵槁。

忽经密荫少休息,肌骨便惊秋气早。

寄言匠者勿复顾,留作清凉除热恼。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永叔示及圣俞酬答因奉和寄圣俞

吾友多称君,思见寒附火。

气温玉开籍,才敏镞加笴。

尝于师鲁书,言词屡及我。

乖疏久益新,慕合迎已可。

奈何縻组绶,无路动车輠。

近乃得百篇,能诗今信果。

清寒水石舂,怪险蛟螭锁。

远念烟鸿去,呈妍露葩娜。

古人虽已矣,风流未应堕。

东来勿后期,山桃缀红颗。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甲辰闰月初伏快雨凉风昼眠初觉庭前小栏花木各有意气效柏梁体

闰夏天地热焰烘,崇朝快雨随清风。

昼轩梦觉开前栊,画栏花草意气雄。

侧枕遥问数异同,如子微物烦化工。

盍各言尔之所从,繁葩富艳生朱红。

枯条大蕊千万重,修干点缀赤日中。

蠲去忧忿谁与功,采摘烹煮祛烦胸。

秋霜钜实垂如瓮,横柯远引交加丛。

叶抽绿剑端黄茸,直立开拂泉货通。

叠绕翠羽翻虬龙,误入畦町非余公。

助涤渴肺思匪躬,物物自名词不穷。

愿当我意乃汝容,负汝不饮惭衰翁。

形式: 古风

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西鄙之任

志节虽落落,不能无谤毁。

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众口方丛嘈,即欲置之死。

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辨理。

恭惟仁宗圣,散地而后已。

新治甬上居,閒逸安暮齿。

恭惟今天子,继照明鉴是。

问公何处在,勉哉为予起。

使者临其门,将驾不容俟。

滔滔汴流急,行舟姑少止。

长堤榆柳深,夜凉襟带褫。

语终求其要,兹事殊可喜。

朝廷英俊林,岂无人器使。

谓公先帝臣,擢任刷前耻。

惟公体上意,毕力荷恩纪。

富贵安足论,清心寂如水。

古人老益壮,忠义在所指。

况复千载遇,功名迈良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