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含消与接枝,英华集里脆香诗。

外披翠羽中怀玉,嚼出清泉上满池。

溢齿应餐多正好,堆盘尽饤老将宜。

炎蒸时节还能洗,不是梨侯更有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想象着含苞待放的花朵与新芽相接,精华汇集的诗篇如脆香四溢。
外表覆盖翠绿如羽,内心珍藏如玉,品尝时仿佛清泉满池。
满口生香,这样的美食正适合盛宴,老将们享用更佳。
在炎热季节,它还能带来清凉,除了梨花,还有谁能如此?

注释

含消:含苞待放。
接枝:比喻新事物的生长或创新。
英华:精华,才华。
脆香诗:形容诗篇清新可口。
翠羽:绿色的羽毛,比喻翠绿的外皮。
怀玉:比喻珍贵的内在。
清泉:形容味道清甜。
炎蒸:炎热蒸烤。
梨侯:梨花的美称,此处可能象征纯洁或清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梨花与果实的美丽景象,通过对比和想象将自然之物的人格化,以此来赞美梨树的美好。诗中“含消与接枝”表达了春日里梨花的轻盈与细致,而“英华集里脆香诗”则是对梨花芬芳和果实甘甜的描写,通过“诗”的形式来传递这种美感。

“外披翠羽中怀玉”、“嚼出清泉上满池”两句,则将梨树比作仙子,将其果实比喻为清泉,用以表达对梨树生长环境的赞美和对其果实甘甜如同清泉般令人向往。

“溢齿应餐多正好,堆盘尽饤老将宜”这两句强调了梨子作为食品的价值,不仅适合年轻人的饮食,更是老人家中必备的美味佳肴。

最后,“炎蒸时节还能洗”表达了即便在炎热的季节,梨子的清凉也能带来心灵上的清洗。而“不是梨侯更有谁”则是在赞叹没有什么比梨树更好的果树了,直接将其誉为“梨侯”,彰显诗人对梨树的喜爱与尊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鲜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以及对梨树这一物种独特的赞誉。

收录诗词(26)

杨长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跋兰亭考

石更青白故兼新,字看由中总是真。

毕子一生三百纸,楼公四句几千春。

从来考古难题处,直到名流下笔亲。

奄有山阴多宝藏,草庵外面更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匡山瑞木图二首(其二)

仙李从来别有源,手提造化发生权。

冰霜不到云间树,风日偏和雨外阡。

四海几人传盛事,一家双美两臞仙。

同生同死仍同纪,花萼犹应照九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匡山瑞木图二首(其一)

孤根初作两枝荣,五朵终连独干明。

看取松楸天瑞好,如何草木世人轻。

春花秋叶垂千载,雁字鸰原了一生。

孝友编中图画底,子孙忽自占清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湖州画像

面有忧民色,天知报国心。

三年风月少,两鬓雪霜深。

更莫留形迹,何曾废古今。

不如随我去,相伴老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