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七夕,限韵得「廉」字(其二)

清秋一晕挂凉蟾,渺渺银潢天汉淹。

乌鹊桥成谁问渡?嫦娥宫近倘生嫌。

冰机争似云情薄,金掌依然露气廉。

却笑儿童偏解事,排瓜掷果向钩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夜晚的景象,月光如晕,照在清凉的蟾蜍之上,银河浩渺,仿佛被乌鹊桥所穿越。诗人询问,谁会在这寂静的夜晚过桥问渡,暗示着对牛郎织女相会的好奇与想象。月亮的寒意和露水的清廉,通过“冰机”和“金掌”来表现,展现了夜空的冷寂与神秘。

诗人接着笑儿童们懂得情趣,他们在山中模仿牛郎织女的故事,把瓜果投向挂着月钩的窗帘,增添了节日的趣味和童真。整体上,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借景抒怀,寓含了对人间真情与自然和谐的向往。张煌言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展现了明朝文人墨客对传统节日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又叠前韵

斜风斜月正纤纤,买得秋光价亦廉。

绣幕何人愁远别,采车今夕喜重瞻。

星前锦似千纯丽,云外香来百和兼。

明日内家应看巧,蛛丝金盒共谁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怀古

伊昔东陵侯,浮沈在青门。

种瓜皆五色,不肯负亡秦。

故侯何足道,羞与世间群;

及为文终客,教以报功勋。

似得黄老术,知亡亦知存。

存亡会有时,出处要有期;

借问五色瓜,何如三秀芝?

形式: 古风

山居即景四首(其一)

结茅在山椒,面面皆丛薄;

独坐微凉生,高情欲采绿。

形式: 古风

山居即景四首(其二)

平楚殊苍莽,众峰亦窈窕;

清辉来扑人,引我发长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