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苍烟拥乔木,粉雉倚寒空。

行人日暮回首,指点旧离宫。

好在龙蟠虎踞,试问石城钟阜,形势为谁雄。

慷慨一尊酒,南北几衰翁。赋朝云,歌夜月,醉春风。

新亭何苦流涕,兴废古今同。

朱雀桥边野草,白鹭洲边江水,遗恨几时终。

唤起六朝梦,山色有无中。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东]韵

翻译

青烟缭绕大树,粉色野鸡栖息在寒冷的天空。
傍晚行人回头眺望,手指着昔日的离宫遗址。
南京城依旧如龙盘虎踞般威武,试问石城的钟山,这形势谁能称雄?
举杯慷慨,多少老者感叹南北兴衰,吟诵朝云、歌唱夜月、醉饮春风。
为何新亭边的人们流泪,历史的兴衰始终相似。
朱雀桥边野草丛生,白鹭洲旁江水悠悠,那些遗憾何时能了结?
唤醒六朝的梦境,山色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遗憾。

注释

苍烟:青烟。
乔木:大树。
粉雉:粉色野鸡。
寒空:寒冷的天空。
行人:行人。
离宫:离宫遗址。
龙蟠虎踞:地势险要。
石城钟阜:南京的钟山。
南北:南北地区。
衰翁:老者。
新亭:新亭子。
流涕:流泪。
朱雀桥:古桥名。
遗恨:遗憾。
六朝梦:六朝的回忆。
山色有无中:山色若隐若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茫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乔木被苍烟环绕,粉雉栖息于寒冷的天空,展现出一种孤寂而古老的氛围。日暮时分,行人在回望过去,指点着曾经的离宫,感叹其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诗人询问,昔日龙盘虎踞之地,石城钟阜的雄伟形势,如今属于何人主宰?

接着,诗人借酒浇愁,感慨世事变迁,南北英雄皆已老去。他吟咏朝云、夜月和春风,表达对时光流转、兴衰更替的深沉感慨。朱雀桥边的野草和白鹭洲边的江水,似乎承载着无尽的遗憾,何时才能消散?诗人呼唤六朝的梦境,山色在若有若无之间,更增添了历史的迷离与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水调歌头》以景寓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沉思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疏云黯雾树,秋潦净寒潭。

徘徊子隐台下,不见旧书龛。

鹿苑空余萧寺,蟒穴谁传郗氏,聊此问瞿昙。

千古得欺罔,一笑莫穷探。俯秦淮,山倒影,浴层岚。

六朝城郭如故,江北到江南。

三十六陂春水,二十四桥明月,好景入清谈。

未醉更呼酒,欲去且停骖。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覃]韵

水调歌头

三峰足云气,万壑散秋声。

茅君曾此成道,山兴地俱灵。

遥望苍松紫桧,疑是烟幢雾盖,冉冉下青冥。

鸾鹤故山梦,香火几时情。洞天开,丹灶冷,有遗经。

华阳自古招隐,飞炼得长生。

惭愧山中宰相,便许纶巾鹤氅,相对听吹笙。

何处沧浪水,吾亦濯尘缨。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鞭石下沧海,海内渐成空。

君王日夜为乐,高枕望夷宫。

方叹东门逐兔,又慨中原失鹿,草昧起英雄。

不待素灵哭,已识斩蛇翁。笑重瞳,徒叱咤,凛生风。

阿房三月焦土,有罪与秦同。

秦固亡人六国,楚复绝秦三世,万世果谁终。

我欲问天道,政在不言中。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东]韵

水调歌头

三元秘秋水,秋水一何多。

江流滚滚无尽,淮汉人包罗。

遥想灵官神府,坐阅潮头风怒,万里瞰沧波。

浩荡没鸥鹭,喷薄出蛟鼍。马当山,牛渚渡,几人过。

金鳌下瞰京口,舟楫避盘涡。

始信林生祷雨,一濯黄泥尽许,无柰旱苗河。

我欲洗兵马,谁解挽天河。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