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郑通庵

与子前言戏,惊人昨梦然。

办心求学道,绝口戒谈天。

适我烟霞外,任渠牛斗边。

明年茅屋下,共玩养生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和你玩笑般地谈论,昨天的梦境让我惊讶。
全心投入学习道路,坚决不提闲聊的话题。
适合我生活的,是在云雾之外的宁静,任由牛斗星旁的自然。
来年在茅屋下,一起研读养生的篇章。

注释

与子:与你。
前言:交谈。
戏:开玩笑。
惊:惊讶。
昨梦:昨天的梦。
办心:全心。
求学道:追求学问的道路。
绝口:坚决不。
戒谈天:避免闲聊。
适我:适合我。
烟霞:云雾、仙境。
外:之外。
任渠:任由。
牛斗边:牛斗星旁。
明年:来年。
茅屋:简陋的房屋。
共玩:一起研读。
养生篇:关于养生的书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赠给朋友郑通庵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学术追求。

“与子前言戏,惊人昨梦然。” 这两句诗语言轻松自然,透露出诗人与郑通庵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他们曾经有过愉快的交谈,这些对话就像一场美妙的梦境一样令人难以忘怀。

“办心求学道,绝口戒谈天。”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和郑通庵共同追求学问、探索道理的决心。他们相约不再多言,而是将心力倾注于学术研究之中。这反映出两人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渴望,以及对口头谈论的谨慎态度。

“适我烟霞外,任渠牛斗边。”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情景。诗人将自己的居所设想为远离尘嚣的烟霞之外,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的“任渠牛斗边”则是指随意放牧牛只,让它们在星辰下自由漫步,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明年茅屋下,共玩养生篇。” 最后两句展望了未来的美好愿景。诗人希望在来年的简陋茅屋中,与郑通庵一同研习养生之道,共同享受那份淡泊而宁静的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和学术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远,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赠相士陈林过金陵

疲于吏事老于兵,不特头方命亦屯。

成败固非予逆睹,穷通何用子前陈。

登朝不是鸢肩相,守塞尤惭燕颔人。

见说江东多福德,亟须洗眼望堂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闻人松庵

官术犹能手不龟,子之为术亦如之。

价增三倍玉麟顾,言订千金木石诗。

鸥鹭寻盟吾自计,鴳鹏付分尔何为。

异时蓬荜来相验,直说太平卿相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富春子

向说淮东役,江东始见时。

相逢无别语,所问者归期。

戎马纷何已,蓍龟圣得知。

天津桥上看,成此蔡功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襄州道间骤寒

涉尽江湖道,嗟嗟寸步难。

风敲芦叶响,雨作菊花寒。

市酒无嫌薄,征衣正怯单。

家山在何许,回首路漫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