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促殿卿之官(其三)》中的片段,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与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
首句“白云湖上酒家春”,以“白云”、“湖”、“酒家”和“春”四个意象构成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白云飘渺,湖面波光粼粼,酒家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温馨,仿佛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湖面上,营造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氛围。
次句“坐爱青山误此身”,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的热爱已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至于忘记了自己身处官场,忽略了世俗的束缚。这里的“误”字,既有因沉迷于自然美景而忘却职责的意味,也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避之意。
后两句“诗句近来多远兴,那能不作宦游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随着诗人的创作,他对远方的向往之情日益增长,似乎已经无法再满足于官场的生活,渴望摆脱束缚,追求更加自由、广阔的天地。这里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情感的转变,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