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曲外史铁冠歌

昔为柱史称铁冠,螭头屼立霜风寒。

归来野服山林下,不类峨然铁冠者。

句曲外史人中仙,此冠已馀二百年。

绣斑蚀铁铁欲穿,棱棱巧制铜色妍。

黄篾楼中想应贮,玉钩楼边旧行处。

二仪三纲浪得名,竹箨鹿皮无此清。

芙蓉吐花金玉并,铁叶细薄不易成。

外史星坛月明夜,醮礼茅君鹤曾借。

出尘风度向谁弹,坐看瑶池碧桃谢。

予号逸史云之东,发已种种今成翁。

冠乎冠乎磨冷铁,今铁曷能如古烈。

君不见古铁性烈今不如,作冠宁住仙人居。

流落四海幸属予,著之称我青霞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句曲外史铁冠歌》由明代诗人姚绶所作,通过对“铁冠”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开篇以“昔为柱史称铁冠”起笔,将“铁冠”与古代官职“柱史”相联系,赋予了其历史的厚重感。接着,“螭头屼立霜风寒”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出“铁冠”在严寒中的坚韧与威严。随后,“归来野服山林下,不类峨然铁冠者”,诗人以对比手法,强调了“铁冠”从官场归隐山林后的不同风貌,暗示其超越世俗的高洁品格。

“句曲外史人中仙,此冠已馀二百年”,进一步赞美“铁冠”如同仙人般的超凡脱俗,历经岁月仍保持其独特魅力。接下来,“绣斑蚀铁铁欲穿,棱棱巧制铜色妍”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铁冠”表面的锈迹与精致的铜色,展现了其历经沧桑而依然光彩照人的特质。

“黄篾楼中想应贮,玉钩楼边旧行处”则通过想象,将“铁冠”置于黄篾楼中,与玉钩楼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其独特地位。紧接着,“二仪三纲浪得名,竹箨鹿皮无此清”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铁冠”在道德品质上的纯净与高雅。

“芙蓉吐花金玉并,铁叶细薄不易成”则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比喻“铁冠”的珍贵与难得。最后,“外史星坛月明夜,醮礼茅君鹤曾借”两句,通过描述“铁冠”在神秘仪式中的使用,增添了其神圣与超凡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赞美了“铁冠”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对比古今、内外,强调了“铁冠”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意义,展现了其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收录诗词(80)

姚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汉族。顺八年进士,官监察御史。著有《谷庵集》、《云东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诗文》

  • 字:公绶
  • 号:谷庵
  • 籍贯:浙江嘉兴大云寺
  • 生卒年:1422—1495

相关古诗词

题自写山水二首(其一)

春泉注壑挂玉虹,一派正落长溪中。

洲洄渚伏宛转绿,云里草堂如瀼东。

吾闻沧波有老树,就为竽籁閒留住。

我欲扁舟卧看山,击楫长歌少陵句。

形式: 古风

题自写山水二首(其二)

绿杨风高溪水长,五月爽爽如秋凉。

山中人家少官府,晓起出门唯钓航。

一丝到手轻于发,不钓红尘钓明月。

斗酒坐对松江鲈,肯换人家双玉玦。

形式: 古风

溪居

水暖鵁鶄浴,花香蛱蝶飞。

青丝聊系酒,白苧已成衣。

溪阔容兰桨,林深著板扉。

留宾将薄暮,犹待钓鱼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南洪

尊开如北海,舟进傍南洪。

客饮总当右,月生唯在东。

渔灯蓬影外,人语水声中。

不意袁宏渚,而今亦可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