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函可为新建的“木公新斋”所作的题寄之作,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联“布帽荷锄自辟莱,把茆小筑近城隈”,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僧人亲自劳作,开辟田地,建造简陋居所,靠近城市边缘的生活图景。布帽和荷锄是僧人劳作的象征,把茆小筑则体现了其生活简朴、与世无争的境界。
颔联“木天分取遮遗卵,藜火还将爇死灰”,进一步描绘了僧人利用自然之物,如木天(可能是指树荫或自然形成的遮蔽物)保护幼鸟,以及使用藜火(一种低燃点的植物燃料)取暖或照明,体现出他对生命的尊重与对自然的亲近。
颈联“大雪齐腰仍蠹简,西风开口共残杯”,描述了僧人在严冬中,面对大雪覆盖的环境,仍然坚持阅读(蠹简,古代竹简,这里借指书籍),与西风(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生活的艰辛)共同品味着一杯残酒,展现了僧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淡泊。
尾联“棋枰诗草留馀隙,好待孤云出岫来”,以棋盘和诗草作为背景,暗示了僧人的闲适生活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孤云出岫”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表达了诗人期待着心灵的自由与解脱,等待着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的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释函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以及在困境中保持内心平静、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