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汗融畏日,岂知高处有风清。倚阑襟袖凉生。
坐上看崩云脱坏,不碍乱峰青。
待目穷千里,却怕伤情。河汾古城。听裂岸、怒涛惊。
好是烽沉幽障,鼓卧边亭。
西楼老子,更无用、胸中十万兵。酒到处、莫放杯停。
这首《婆罗门引·保德西楼作》是金代词人李晏的作品,以夏日登高远眺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的情感变化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首句“汗融畏日”描绘了夏日炎热,但词人登高后却发现“高处有风清”,感受到凉意,暗示了心境的转变。倚栏远望,“坐上看崩云脱坏,不碍乱峰青”,形象地写出山势的峻峭和云雾的变幻,透露出词人的豪放与豁达。
然而,随着视野开阔,“目穷千里”,词人的情绪却转向“怕伤情”,可能是因为眼前的壮丽景色勾起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感怀。“河汾古城”、“烽沉幽障”、“鼓卧边亭”等词语,寓言了战争的痕迹和岁月的沧桑,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词人以“西楼老子,更无用、胸中十万兵”自比,表示他已经超脱于世俗纷争之外,只剩下饮酒的闲适和对生活的热爱。“酒到处、莫放杯停”更是点明了词人借酒消愁,享受当下的洒脱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登高览胜的豪迈,又有历史沉思的深沉,展现了词人在西楼的独到感悟和人生哲理。
不详
熙宗皇统六年进士。调岳阳丞。世宗即位,召为翰林直学士、迁侍讲学士,兼御史中丞,奏免二税户为良者六百余人。官终昭义军节度使。卒谥文简
断肠人去春将半。归客倦花飞。
小窗寒梦晓,谁与画愁眉。
佳人酒晕红生颊。滟滟霞千叠。雨馀红泪湿黄昏。
误认当年人面、倚朱门。飘零又送青春莫。
怅望刘郎去。教人不恨五更风。
只恨马蹄无处、避残红。
苒苒萋萋雨后村。芳尘不到五侯门。
曾随晓泪撩诗思,又向春风入烧痕。
春去后,忆王孙。啼红南浦记芳温。
夕阳楼外连天远,乞与骚人怨楚魂。
丹砂道,学者亦如麻。
不识铅中含白虎,竞烧粪秽觅金华。争得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