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雪晴书事

消尽琼瑶云驭归,馀寒犹复助风威。

垂帘渐学秋霖滴,满地犹疑夜月辉。

冻壤相和开荜户,流澌半释拥苔矶。

可怜乌鹊饥无食,日暮空林何所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冰雪消融,仙驾归去,余寒仍助风势增强。
帘幕低垂,仿若秋雨连绵,地面仿佛夜晚月光洒落。
寒冷的土地与冰霜共舞,门户微微开启,流水半解冻结,环绕着青苔石岸。
可怜的乌鹊因饥饿无处觅食,傍晚时分,空荡的树林中它们依靠何方?

注释

消尽:冰雪全部融化。
琼瑶:美玉般的冰雪。
云驭:仙人的驾车。
归:返回。
馀寒:残留的寒冷。
助风威:加强风的力量。
垂帘:低垂的帘幕。
秋霖:秋天的连绵雨水。
滴:滴落。
冻壤:冰冷的土地。
荜户:简陋的门户。
流澌:流动的冰块。
可怜:令人怜悯。
乌鹊:喜鹊。
何所依:何处可以依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寒冷天气下处境困顿之物的同情心怀。

“消尽琼瑶云驭归”一句,写出了雪云散去,天空恢复清朗的景象。“馀寒犹复助风威”则表明虽然天晴,但冷风依旧,气温尚未回暖。这里,“馀寒”指的是残留的寒意,而“助风威”则形容了风的凛冽。

接下来的“垂帘渐学秋霖滴,满地犹疑夜月辉”两句,通过对比秋天连绵的细雨和夜晚皎洁的月光,生动地描绘出了雪后初晴时,尚有水珠挂在窗棂上的情景。这种写法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也表达了一种静谧与淡远的情怀。

“冻壤相和开荜户”一句,描绘了雪后地面解冻,草木重新萌生的生机。“流澌半释拥苔矶”则写出了积水开始融化,但矶石上仍被苔藓所覆盖的场景。这里,“流澌”指的是微小的溪流,而“半释”意味着融化了一部分。

最后两句“可怜乌鹊饥无食,日暮空林何所依”表达了诗人对于处境困顿之物的同情。在这寒冷的季节里,连飞鸟都找不到食物,夕阳西下,它们在空旷的森林中寻觅栖息之地,显得尤为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初晴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生灵困顿境况的深切同情,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奉酬仲闵食新面汤饼,仍闻籴麦甚盛,因以戏之

初见煌煌秀两岐,俄惊落硙雪霏霏。

可烦都尉热承汗,绝胜临淄贫易衣。

尚有清才对风月,未妨便腹贮书诗。

知君货殖誇长袖,满籴千箱待一饥。

形式: 七言律诗

读仲闵诗卷,因成长句

喜见西风吹麦秋,年年为逭老农忧。

沾涂手足经年种,荐载珠玑一倍收。

壮齿君能亲稼穑,异时我亦困耝耰。

独怜紫竹堂前月,清夜娟娟照客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酒与崔诚老

雪堂居士醉方熟,玉涧山人冷不眠。

送与安州泼醅酒,从今三日是三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壬辰岁草昧蜂起比屋皆煨烬区室幸存自扁曰傲轩因题八首(其五)

风尘澒洞灵光在,煨烬萧条鲁殿存。

事有至难今两得,傲轩犹我我犹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