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刘诜的《邻有废屋久闭金沙一枝忽穿屋山而出众为惊顾然亦竟无一赏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冷暖。
首句“古屋幽花闭不知”,以“古屋”和“幽花”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仿佛那花朵在封闭的屋内悄然绽放,无人知晓其美丽。这种“闭不知”的状态,既是对自然美景的隐喻,也暗示了世事的不公——即便美物存在,也可能被忽视或埋没。
次句“忽穿碧瓦怒横枝”,笔锋一转,描绘了花朵突然穿透碧瓦,怒放的姿态。这里的“怒”字,赋予了花朵以生命力和情感,仿佛它在对抗着某种束缚,勇敢地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对生命力顽强的歌颂。
后两句“辛勤自致高堂外,却得行人立顷时”,进一步揭示了花朵的寓意。它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达到了高堂之外,获得了世界的关注。然而,尽管如此,它仍然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惋惜,也暗含了对社会公正性的反思——即使付出努力,有时也难以获得应有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枝金沙花的生长过程及其遭遇,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社会现象,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社会不公的隐晦批评,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