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

夫君本自一心空,舒卷如何叶未穷。

自是根株通大化,故教有象显无踪。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以芭蕉为题,借物喻理,展现了深刻的哲思。诗人薛瑄通过芭蕉的形象,探讨了生命与自然、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关系。

首句“夫君本自一心空”,以“夫君”指代芭蕉,点明其内在的本质是空灵的,暗示着芭蕉虽有形体,但其本质却是超越物质的,蕴含着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接着,“舒卷如何叶未穷”描绘了芭蕉叶片展开与收拢的过程,形象地比喻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无穷无尽,同时也隐含了生命的动态性和无限性。

“自是根株通大化”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芭蕉与宇宙自然法则的内在联系,强调了生命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以及生命存在的普遍规律。最后,“故教有象显无踪”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现象与背后深邃真理之间关系的思考,指出虽然我们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但更深层次的真理却往往难以捉摸,隐含于万物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和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芭蕉这一自然物象的描绘和思考,传达了对生命本质、宇宙规律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其一)

一节三年久在边,天威咫尺玉阶前。

靖州城里清宵月,应与家山一样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其二)

参差林影受风斜,坚坐胡床爱月华。

凉露在庭清似水,不知今夕是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其三)

城外清江城上楼,满城明月似深秋。

忽思昌子虽痴小,也念阿爷尚远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其四)

未有涓埃荅九天,漫叨官廪过年年。

静思仕学多违性,搔首能无愧往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