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其十八)

青社分封,前星启燄。繁弱绥章,厥光莫掩。

容称其德,蓄学之验。芳誉敷华,大圭无玷。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在青色的土地上实行分封,星辰预示着光明的开始。繁星和弱水共同展示着秩序的纹章,它们的光芒无法掩盖。
美德与外貌相符,学问的积累得以验证。美好的声誉如花朵般盛开,大圭(象征无瑕)毫无瑕疵。

注释

青社:青色的土地,可能指代古代的封地或象征和平。
启燄:星辰预示着光明,比喻开创新局面。
繁弱:繁星和弱水,象征秩序和稳定。
绥章:秩序的纹章,指代规则和制度。
厥光:它们的光芒。
容称:美德与外貌相符。
蓄学:积累学问。
芳誉:美好的声誉。
敷华:盛开如花。
大圭:大圭,古代玉器,象征无瑕。

鉴赏

这段中国古诗描绘了一幅皇家盛世的美好图景。"青社分封,前星启燄"中的"青社"指的是天空的深蓝色,而"分封"则可能是指帝王将国土分封给诸侯的场景,"前星启燄"则是在描述皇家贵族如星辰般散发着光芒。"繁弱绥章,厥光莫掩"中的"繁弱"可能暗示一种和谐与温婉,而"绥章"则是安抚之意,"厥光"指的是皇家的荣耀,"莫掩"则意味着这种光芒无法遮掩。

接着的"容称其德,蓄学之验"表达了对皇室德行和学问的赞扬。"芳誉敷华,大圭无玷"中"芳誉"指的是美好的名声,而"敷华"则是广泛流传,"大圭"可能是比喻皇权的象征,而"无玷"则形容其完美无瑕。

整体来看,这段诗词在赞美皇室的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和谐、学问与德行的重视。每个字句都充满了对皇家盛世的歌颂之情,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政治美景。

收录诗词(1566)

郊庙朝会歌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其十七)

皇王烝哉,令闻不已。燕翼有谋,冠醮有礼。

百僚在庭,遹相厥事。颂声所同,嘉受帝祉。

形式: 四言诗

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其十六)

命服煌煌,跬步中度。庆辑皇闱,化行海宇。

礼具乐成,惕若戒惧。宝璐厥躬,有秩斯祜。

形式: 四言诗

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其十五)

席于宾阶,礼义以兴。受爵执爵,多福以膺。

匪惟服加,德加愈升。匪惟德加,寿加愈增。

形式: 四言诗 押[蒸]韵

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其十四)

善颂善祷,三加弥尊。爵弁峨峨,介圭温温。

阳德方长,成德允存。燕及君亲,厥祉孔蕃。

形式: 四言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