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道中偶得诗从奇险归平澹人到穷愁见性情二语杨镜知茂才嘱为书之楹帖因足成长句奉赠

年来吓鼠得虚名,零落青衫误此生。

入世几能开口笑,辞家偏觉一身轻。

诗从奇险归平澹,人到穷愁见性情。

为报春华须爱惜,春残无复管弦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刘溎年的诗,以"诗从奇险归平澹,人到穷愁见性情"两句为核心,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前两句"年来吓鼠得虚名,零落青衫误此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虚名的反思,认为自己因为过于专注于名声而耽误了真正的生活。"入世几能开口笑,辞家偏觉一身轻",诗人感慨在尘世中难得开怀大笑,离家时却感到轻松,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从奇险归平澹",诗人意识到诗歌创作的真谛在于从激昂奇崛转向平淡自然,这是对艺术风格转变的自我体悟。"人到穷愁见性情"则揭示了人在困厄之时,本性的真挚和情感的流露更为明显。

结尾"为报春华须爱惜,春残无复管弦声",诗人劝诫人们珍惜美好的时光,尤其是春天的繁华,因为一旦春去,生活的热闹与欢乐也会随之消逝,寓意着人生无常,应把握当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艺术和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

刘溎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洺关即事

临洺关下来时路,再策归鞭夕照迷。

南国不闻驰露布,北畿新见驻云旗。

地居荒漠难言守,战有先声愿出奇。

安得健儿三百辈,欃枪直扫肃潢池。

形式: 七言律诗

赠长寿寺住持成果上人

昔登鹫峰寺,隐公谈元旨。

蒲褐屈双足,梵音宣一指。

道佛不在经,得者如穿蚁。

道经亦有佛,悟者如牧豕。

灵山本无地,掬之在尺咫。

出世非忘世,佛亦求诸己。

聆此颇称善,妙论欲予起。

茫茫众生劫,忽忽十余纪。

朅来珠江游,两载滞行李。

丛林每探胜,问道寻释子。

缁流亦有徒,钟磬惟食耳。

谁能阐宗风,一畅禅家理。

成师本慧异,少即达生死。

壮年历四方,大刹皆投止。

内典得师授,旷然无涯涘。

归来主名山,知识为上士。

登坛一棒喝,闻者俱粲齿。

忽焉若猛省,鞭辟更入里。

经佛两融液,若冰之在水。

余艺擅岐黄,利济心所喜。

能事复通儒,间亦涉书史。

小诗格律奇,岛瘦差可拟。

纵笔扫尺素,寒梅香满纸。

赠予两三幅,墨沈留霜蕊。

此品自超卓,亲炙非俗鄙。

俨从隐公游,不觉颠厥趾。

我闻六祖时,一偈悟佛氏。

欲证菩提身,夙根原有以。

传法得南宗,愿言从此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雪夜自横山归

杨枝摇漾飞轻絮,避居曾向山中住。

梅花绰约临波开,泛舟仍自山中回。

青山顾我忽无色,此来知与青山别。

彤云脉脉愁不开,化作漫空满山雪。

琪花飞冻老树梢,寒深已没前溪桥。

空林飒沓夜风紧,峰岚极目皆琼瑶。

匆匆短棹催行客,轻舟径出三山侧。

回看晓色射村墟,玉山犹倚寒空立。

形式: 古风

蒙阴感事

征车摇摇入齐甸,七日已抵蒙阴县。

东蒙山下居民稀,附郭村墟少烟爨。

土人见客前致辞,坐语沙中溯离乱。

连年寇盗满东都,河北官军苦征战。

兖曹颍毫逋逃多,连骑呼群日东窜。

纷然贼骑翻山来,去岁穷乡尽遭难。

仓储劫掠庐舍焚,十室丁男九分散。

即今贼退事少平,比县干戈苦传箭。

四方襁负犹未归,为恐原燎更重煽。

原田每每无人耕,茂草荒凉野花茜。

往来孔道无人行,今日单车喜重见。

感此弥怀陵谷悲,再来已值沧桑变。

我亦乡关付劫灰,回望南云泪如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