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欲收声效不鸣,恶同鸠辈管阴晴。
有时触拨无穷景,又遣新诗取次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次韵斯远二十六日三绝(其一)》中的第一句。诗人通过“几欲收声效不鸣”,描绘了自己想要停止言语或表达,以避免像斑鸠那样受外界环境影响,过分关注天气变化。接着,“恶同鸠辈管阴晴”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分关心琐事,被外界因素左右心情的厌倦,希望能摆脱这种束缚。
“有时触拨无穷景”则暗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欣赏,即使在沉默中也能感受到周围无尽的美景。最后一句“又遣新诗取次成”表明,尽管诗人试图保持低调,但美景依然触动了他的创作灵感,让他忍不住提笔写诗。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他作为文人墨客的才情。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春风去我孰能留,寒疾闻君顿已瘳。
示以斜斜并整整,故知莫莫复休休。
忽来叩户新诗句,谓我将行可自疏。
暂向沅湘采兰芷,扶疏终亦爱吾庐。
四山一夜雨连明,岂料新晴顿得成。
还往自兹宁可计,要须留句当题名。
语到蝉连自不休,吾曹岂亦固相求。
望穷云谷云深处,共约骖羸向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