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翻译

当年春风得意,好像芳草天天得到春风吹拂。由胜转衰,四面楚歌,只得高声哀唱,和虞美人诀别。帐饮之后,彼此分离,而虞姬从此要何以对待项羽呢?
众人只知欣赏美妙舞姿,不解其内心悲楚。虞美人草静止不动就像那整整衣袖、亭亭玉立的美人,停止歌舞,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引起了虞姬的怀旧情绪而不忍卒舞。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虞美人草:雅州名山县,出虞美人草。
如鸡冠花。
叶两两相对,为唱《虞美人曲》。
青青:茂盛貌。
亭亭:孤立无依之貌。

鉴赏

这首《虞美人·赋虞美人草》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通过对虞美人草的描绘,寓言个人的际遇与情感。首句“当年得意如芳草”,以芳草自比,表达了词人早年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情境。接下来的“日日春风好”进一步渲染了那段美好的时光。

然而,词意急转,“拔山力尽忽悲歌”,借用项羽拔山之力终至失败的故事,暗示自己虽有过人的才情,但如今力尽而感悲凉。这里的“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化用了项羽与虞姬诀别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下片“人间不识精诚苦”揭示了世态炎凉,人们并不理解他的忠诚与付出。“贪看青青舞”则借虞美人草的青翠,讽刺了旁观者的冷漠。最后,“蓦然敛袂却亭亭”描绘了词人情绪的转变,他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和被误解,连虞美人草似乎也在曲中带上了楚歌声,暗含了他的哀愁与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虞美人草这一意象,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三)

夜深困倚屏风后。试请毛延寿。宝钗小立白翻香。

旋唱新词犹误、笑持觞。四更山月寒侵席。

歌舞催时日。问他何处最情浓。

却道小梅摇落、不禁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四)赋荼

群花泣尽朝来露。争奈春归去。不知庭下有荼蘼。

偷得十分春色、怕春知。淡中有味清中贵。

飞絮残英避。露华微渗玉肌香。

恰似杨妃初试、出兰汤。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锦帐春.席上和杜叔高

春色难留,酒杯常浅。把旧恨、新愁相间。

五更风,千里梦,看飞红几片。这般庭院。

几许风流,几般娇懒。问相见、何如不见。

燕飞忙,莺语乱。恨重帘不卷。翠屏平远。

形式: 词牌: 锦帐春

鹊桥仙(其四)送粉卿行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