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素苞淡注。自是东君试。

占断陇头光,正雪里、前村独步。

一枝竹外,日暮怯轻寒,山色远,水声长,寂寞江头路。

小桥斜渡。人静销魂处。

淡月破黄昏,影浮疏、清香暗度。

竹篱茅舍,斜倚为谁愁,应有恨,负幽情,惟恐风姨妒。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朴素的花朵微微含笑,似乎是春神在尝试展示
独自占据着田头的光芒,在雪中走在前村的路上
一枝梅花立于竹林之外,傍晚时分感到微微寒意,山色渐远,水声悠长,江边的小路显得孤独
穿过小桥,这是人们心碎的地方
淡月穿透黄昏,光影斑驳,清新的香气悄然飘过
竹篱茅舍,斜靠在那里似乎在为谁而愁,心中满是遗憾,唯恐风中的嫉妒

注释

素苞:朴素的花朵。
东君:春神。
占断:占据。
寂寞:孤独。
销魂:心碎。
风姨:风中的女性形象,可能象征嫉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乡村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独自漫步时的心境和情感。"素苞淡注"表明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显现,但仍是轻柔而不张扬。"自是东君试"则是说这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考验或尝试。

接下来的"占断陇头光,正雪里、前村独步",诗人在积雪中独自行走于前村之中,这里的"断"和"独"字眼,透露出一种孤寂与冷清。"一枝竹外,日暮怯轻寒"则是说到了黄昏时分,诗人站在一枝竹子旁边,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山色远,水声长,寂寞江头路"中,山的颜色似乎被拉得很远,水流的声音绵长,而江边的小路显得格外寂寞。"小桥斜渡。人静销魂处"里的"斜渡"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而"人静销魂处"则表达了在这个安静之地,人的心灵仿佛可以得到洗涤和超脱。

下一句"淡月破黄昏,影浮疏、清香暗度"中,淡淡的月光穿透了黄昏时分的阴霾,影子似乎在空气中飘浮,而清新的香味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竹篱茅舍,斜倚为谁愁"中的"竹篱茅舍"描绘出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而"斜倚为谁愁"则是诗人对这宁静环境中所寄托的情感。

最后,"应有恨,负幽情,惟恐风姨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似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苦恼,而"惟恐风姨妒"则是担忧这份情感会被轻薄的春风所背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孤寂和幽深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自行走在雪地中的心境与情怀。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其四)

沙塘水浅,又一番春信。

玉体不知寒,衬修篁、几苞隐映。

幽香荏苒,不让洒蔷薇,弯月冷,漫涟漪,云断暗香影。

朱扉深处。谢绝尘埃境。

百草未开花,□茕然、教伊孤冷。

东风世态,只恋碧桃枝,曲玉管,且休吹,免使成遗恨。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十五)蜡梅

梅梢破萼,已见春心了。

别有淡容仪,又不与、嫣然同笑。

东风剪蜡,簇作闹蛾儿,冰未泮,水犹寒,散在千林表。

轻衫小帽,行尽荒山道。

一点麝脐香,恼著人、多多少少。

月斜门掩,消损怕黄昏,清影乱,翠帏深,且喜归来早。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虞主回京四首.虞主歌(其四)警场内

转紫芝。指东都帝畿。愁雾里、箫声宛转,辇路逶迤。

那堪见、郊原芳菲。日迟迟。对列凤翣龙旗。

轻阴黯四垂。楼台绿瓦冱琉璃。仙仗归。

寿原清夜,寒月掩褕袆。翠幰雕轮,空反灵螭。

憩长岐。嵩峰远,伊川渺弥。此时还帝里。

旌幡上下,葆羽葳蕤。天街回、垂杨依依。过端闱。

阊阖正辟金扉。觚棱射暖晖。虞神宝篆散轻丝。

空涕洟。望陵宫女,嗟物是人非。

万古千秋,烟惨风悲。

形式:

虞主回京四首(其四)虞神

复土初。明旌下储胥。回虚仗,箫笳互奏,旌旆随驱。

岂知飙御在蓬壶。道萦纡。风日惨、六马踌躇。

留恨满山隅。不堪回首,翠柏已扶疏。

帝城渐迩,愁雾锁天衢。公卿百辟,鳞集云敷。

迓龙舆。端门辟,金碧凌虚。此时还帝都。

严清庙,入空时升,文物灿烂极嘉娱。

配三宗,号称神,古所无。帝德协庙虞。

九歌毕奏斐然殊。会轩朱。神具燕喜,锡福集皇居。

更千万祀,佑启邦图。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