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却暑》由金代诗人庞铸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炎炎夏日的独特心境与应对之法。
首联“九夏楼居不厌高,更须直至冷云巢”,开篇即以“九夏”点明夏季之长,而“楼居不厌高”则透露出诗人对居高避暑的喜爱,进一步引出“冷云巢”的概念,暗示在高处可以找到避暑的清凉之所。
颔联“风来蘋末聊自快,暑满人间无处逃”,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微风与人间的酷暑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炎热的无奈。风来时,诗人感到轻松愉快,而人间的暑气却无处可逃,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颈联“蔗蜜浆寒冰皎皎,画帘钩冷月梢梢”,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避暑时的场景。通过“蔗蜜浆”、“冰”、“画帘”、“月”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既清凉又雅致的氛围。冰与月的皎洁,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尾联“闲思殿阁生凉句,谁为诚悬作解嘲”,表达了诗人通过思考和创作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事的调侃与反思。殿阁生凉句,意味着在精神层面找到了避暑之处,而“谁为诚悬作解嘲”则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或自我解嘲,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避暑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充满了诗意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