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书廷纲留别韵

一棹翩然发大江,归寻绿野旧书窗。

万钟已觉心无累,九鼎从知笔可扛。

名世文章能有几,急流人物更无双。

高怀不似乖崖老,閒杀尚书意未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章懋所作的《和□尚书廷纲留别韵》。诗中描绘了一位文人离开大江,返回绿野书斋的情景,表达了对文学与才华的深刻感悟。

首联“一棹翩然发大江,归寻绿野旧书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乘舟离别大江,回归往日读书的绿野书斋,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淡泊的生活态度。

颔联“万钟已觉心无累,九鼎从知笔可扛”,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理解。他认为,即使拥有万钟之富,内心依然无负担;而手中之笔,足以承载九鼎之重,即意味着才华横溢,能够担得起重要的使命或责任。

颈联“名世文章能有几,急流人物更无双”,表达了对真正能够流传千古的杰出文章和人物的赞美。在诗人看来,这样的名士并不多见,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成就卓著,而且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成为无可替代的人物。

尾联“高怀不似乖崖老,閒杀尚书意未拏”则通过对比,赞扬了某位尚书(可能是指留别者)的高尚情怀,不同于某些固守陈规的老者,他的闲适生活充满了未尽之意,暗示着其内心深处仍有未完成的事业或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学、才华、名士风范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和赞美。

收录诗词(95)

章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 字:德懋
  • 号:闇然子
  • 籍贯:金华府兰溪
  • 生卒年:1437—1522

相关古诗词

环山楼诗卷

百尺危楼倚碧空,山光面面列屏风。

凭栏远睇心何旷,对境豪吟兴不穷。

树色参差青蔼外,鸟声朝暮绿阴中。

客来俯视三千牝,却把滁阳作楚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同年翁进士晏归省

万里青霄路始通,白云情思倍匆匆。

一樽别酒歌黄鹄,十幅归帆逐去鸿。

秋雨江村榕叶暗,夕阳篱落槿花红。

慈恩未报天恩重,寸念难忘是孝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国子监侯先生祭扫

丹陛陈情许昼游,桂花香里泛归舟。

十年宦况桥门月,千里乡心浙水秋。

天上恩颁新雨露,冢前光动旧松楸。

平生风木无穷恨,凭仗龙章贲九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群鹊图

噪楼曾报黎囚喜,集棘应占太史祥。

修竹寒梅无外事,若为群语对荒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