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歌

燕冀峦并旱何甚,赤地千里皆无禾。

边储禄米两相并,郡县走帖频催科。

况闻开边事穷黩,汉兵远过桑干河。

双闻筑城万夫役,怨号无乃伤天和。

匪缘胡虏寇边急,自是吾人生事多。

城中军民竭膏血,帐下供给如山阿。

愤来便欲叫阊阖,皇穹不鉴将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大同歌》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通过描绘边疆地区的荒芜与人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对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以及对统治者政策的不满。

诗的开头描述了燕冀地区因干旱而形成的赤地千里景象,一片荒凉,无处种植作物。接着,指出边防储备与官府的粮食供应相互重叠,地方官员频繁催缴赋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随后,诗人提到为了扩大边疆防御,军队远征至桑干河,导致大量人力被征用于筑城,百姓哀嚎之声不断,似乎触犯了天地间的和谐。

诗人进一步指出,这种局面并非因为外敌入侵的迫切需要,而是由于统治者的政策导致了百姓生活多灾多难。城中的军民因战争而耗尽了生命与财富,而将领们的供给却如同山阿般丰厚。诗人愤怒之情难以抑制,甚至想要直呼天帝,但又担心上天不会理解人间的疾苦。

整首诗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普通民众在战争阴影下的悲惨命运。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统治者政策的批判,体现了其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大同守山水图

云中主守才且贤,循良乃为诸郡先。

郡中百事稍闲暇,登高盻目穷幽燕。

尽将冀北好山水,写入图画俱清妍。

老树婆娑碍红日,群峰屹兀撑青天。

石田茅屋忽远近,小桥流水长清涟。

行人不到青山下,归鸟争鸣绿树颠。

不数王家辋川景,虚传秦世桃花源。

郡斋坐对日怡悦,仿佛身在泉石边。

粤南山水亦不恶,我曾登眺思当年。

兴来拉我二三友,朝游罗浮暮廉泉。

自从作官走朝市,红尘紫陌相周旋。

无复登临此山水,有时梦见还宛然。

坐中偶见此图画,主人索我山水篇。

茫然袖手久不就,将成援笔心忧煎。

十年苦被此官缚,驱车走马何时旋。

安得振衣罗浮万仞表,投笔珠海千尺前。

形式: 古风

冀北春阳歌为杨绣衣赋

柱史芳年四十强,豸冠高耸立朝堂。

皂囊满贮三春泽,白简仍飞六月霜。

乘骢不数汉桓典,埋轮复见今张纲。

奉天殿前天子命,手提绣斧巡朔方。

朔方万物久憔悴,闾阎赤子多痍疮。

自从君来按节后,三边山岳皆辉光。

况闻九达走狐兔,又闻四野无豺狼。

屈者伸兮冤者白,惟刑之恤心虞唐。

穷檐暗室回白日,阴崖寒谷生春阳。

看君今日已如此,何况他日登岩廊。

春阳定作商霖雨,足慰天下苍生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凯歌为阳和周参将作

征北将军才且雄,不忝乃祖公瑾风。

妙龄智勇未四十,博穷六籍玄微中。

古来文武有吉甫,三代而下诸葛公。

后来文武似赤少,将军今日追其踪。

投壶雅歌差可拟,轻裘缓带将无同。

朔方边城羽书急,威宁海子狼烟红。

一朝天子亲推毂,特简将军冲锋敌。

身著铁衣淩雪色,手提金剑动蛟龙。

渴心欲饮胡儿血,奋身便挂天山弓。

犬羊旋毙箭锋下,驱除如在破竹中。

只轮疋马不得返,犁庭扫穴胡巢空。

向来奏凯论功赏,帝命将军参五戎。

将军之功未可量,会当百代公侯封。

能令诸军乐耕耨,坐见万里无烟烽。

凤凰池里受爵赏,麒麟阁上图形容。

族诛剡溪藤,秃杀毛颖翁。

不足尽纪将军功,不足尽纪将军功。

形式: 古风

游灵隐寺

故人邀我游灵隐,酒清殽美情亦浓。

天晴风暖恣清赏,水曹仙子同从容。

千山万山耸奇石,五里十里皆青松。

浣手爱汲西溪水,振衣直上飞来峰。

冷泉亭上步苍藓,呼猿洞口询支公。

主人携酒任所之,飘飘身世如仙踪。

十年奔走京洛尘,见说此地如梦中。

岂知奉使此一览,乾坤万古双眸空。

我观胜地复有几,罗浮五老相争雄。

人生百年似风烛,几回胜概能相逢。

红尘坐洗三万斛,便觉两腋生清风。

主人爱客兴未已,开尊席地合涧东。

三酌五酌复十酌,主宾颜色生春红。

老僧知我亦酩酊,木犀香茗时时供。

疏林落日返飞鸟,隔山远寺闻昏钟。

半醒半醉辞主人,肩舆快快还匆匆。

凉风吹面酒复醒,收拾此景来诗筒。

凭谁唤起骆宾王,天香桂子诗尤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