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坛

石门有遗营,涧道时屡揭。

山回谷籁长,地迥林宫閟。

近峰郁交青,遥岑荡虚翠。

丹井周前除,云堂俨昔位。

毛公飒羽翼,白日翔鸾辔。

自非山水灵,胡为异人至。

石髓不盈握,图经灭馀字。

樵人引蔓行,鹿子衔花戏。

蜉蝣不崇朝,浮生漭如寄。

荷筱斸黄精,终矣丘园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毛公坛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深邃的哲思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先,诗人以“石门有遗营,涧道时屡揭”开篇,描绘出一片幽静而神秘的景象,石门仿佛隐藏着古老的营寨,涧道时而显露,时而隐没,营造出一种探索未知的氛围。

接着,“山回谷籁长,地迥林宫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深远,山峦环绕,山谷间传来悠长的回声,大地辽阔,森林中的宫殿似乎被隔绝于世外,给人一种超脱尘嚣的感觉。

“近峰郁交青,遥岑荡虚翠”则展现了山色之美,近处的山峰郁郁葱葱,远处的山峦在虚空中荡漾着一片翠绿,色彩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丹井周前除,云堂俨昔位”描绘了毛公坛的历史遗迹,丹井围绕着前庭,云堂庄严地矗立在昔日的位置上,这些古老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毛公飒羽翼,白日翔鸾辔”通过比喻手法,将毛公比作飞翔的鸾鸟,生动地表现了毛公的自由与超凡脱俗,同时也暗示了毛公坛与神仙传说的关联。

“自非山水灵,胡为异人至”表达了对毛公坛独特魅力的赞美,认为只有山水之灵才能吸引非凡之人到此,强调了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价值。

“石髓不盈握,图经灭馀字”描述了毛公坛的遗迹已经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消失,石髓难以触及,图经上的文字也模糊不清,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樵人引蔓行,鹿子衔花戏”描绘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樵夫在林间行走,鹿子嬉戏于花丛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蜉蝣不崇朝,浮生漭如寄”通过昆虫蜉蝣的一生短暂来感叹人生的无常与渺小,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荷筱斸黄精,终矣丘园贲”意味着在毛公坛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像古人一样,荷锄挖掘黄精,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最终将这片土地作为自己的归宿,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毛公坛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1)

王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孙太初

叔夜天人流,龙章混土木。

太初关中来,鬈鬓骑白鹿。

恢恢天网外,玉立青山独。

倒着莲花巾,虹霓恣成服。

腰头虎鞶囊,自诧神仙箓。

高餐太白雪,屡憩车箱谷。

层云荡其胸,溟渤空两目。

雄谈豁古今,饥鼠窜深屋。

赋诗声殷殷,月黑魍魉伏。

铿鍧钟律应,突兀崖障矗。

斯人则云亡,古调竟谁复。

天马不受衔,孤星堕南陆。

安石竟殒鸡,贾谊终遭鵩。

草堂漭何在,落日玄猿哭。

形式: 古风

分得滕王阁送卢驾部师陈

江汉纪南服,衡庐奠朱方。

河山阻襟带,表里望荆湘。

列雉郁参错,树羽尽飞扬。

风清彭蠡濑,云起昭丘阳。

帝子握龙节,磐石荒楚疆。

中天抗瑶榭,倒景垂虹梁。

鸣銮谢千载,遗构想灵光。

夫君勚王事,流览恣方羊。

霜凄百卉素,日落千山苍。

悼古志惝恍,遭时气腾骧。

北首睇辰极,东指穷扶桑。

伏槛藐寰宇,观风歌吉祥。

言归报明主,端笏拱岩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奉同东桥顾丈夜宴赏菊之作

中岁无所成,飘飖慕长生。

未谙鍊玉法,采菊餐其英。

腰佩茱萸囊,冠垂萝薜缨。

霜中三秀茁,石上九华荣。

明公挺鸾鹤,翻飞辞玉京。

重此瑶草约,遗彼浊世名。

玄夜共逍遥,携手游太清。

折花竟谁赠,俯仰千古情。

安得凌风翰,一举遂遐征。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石湖秋泛同段户部子辛文太史徵仲

濩落类庄瓠,沿洄依孔桴。

冥心委江海,屏迹逃人徒。

鹤厉申独往,蠖屈谢当途。

持此百年操,居然山泽癯。

两贤顾同调,枉楫临家湖。

骈筵属秋序,啸侣遘元夫。

初旭泄云翳,落景鲜霞铺。

重霖豁朗霁,商气集高梧。

南陵绚丹碧,北渚冒菰蒲。

瑶甍递隐见,羽节时有无。

陟岘礼精室,乘峰眺名郛。

神超礼自逸,世往迹与徂。

吊古指游鹿,欢今怀过驹。

请君谢天伐,毕虑收桑榆。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