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落老人追寻前约且结后期

往子为御史,伊余忝拾遗。

皆逢盛明代,俱登清近司。

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

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

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

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

宦情君早厌,世事我深知。

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

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

不作卧云计,携手欲何之。

待君女嫁后,及我官满时。

稍无骨肉累,粗有渔樵资。

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曾担任御史,我有幸忝列拾遗。
我们都在盛世中,一同任职清贵的部门。
我佩戴着美玉,你穿着绣衣华丽。
在香烟缭绕中,一同侍奉在皇宫阶前。
早晨看见得宠者受辱,傍晚见到安逸者陷入危险。
纷纷扰扰无人退出,相互看着让人感到悲哀。
你早已厌倦官场,我对世事了如指掌。
在荣耀显赫的日子,我们就约定了归隐山林的期许。
何况现在我们各自飘零,身体多病,年华老去。
不做隐居山林的打算,想要携手又将去往何处呢?
等你的女儿出嫁后,等到我任期结束时。
渐渐没有亲人的拖累,稍微有些渔樵的生活资本。
晚年在青山路上,期待白头偕老,一同归来。

注释

往子:指过去的时候,你。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百官。
伊余:我,古代文言文中的一种自称。
忝:谦辞,表示自己有愧于担任某职位。
拾遗:古代官职,负责向皇帝进谏,纠正过失。
清近司:清贵且接近皇帝的职位。
曳:拖,拉。
白玉墀:皇宫的台阶,用白玉铺成,代指皇宫。
宠者辱:得宠的人受到侮辱。
安者危:安逸的人陷入危险。
退者:退出官场的人。
宦情:对官场的留恋之情。
荣显日:荣耀显赫的日子。
林泉期:归隐山林的约定。
流落:漂泊不定,处境困苦。
齿发衰:牙齿松动,头发斑白,形容年老体衰。
卧云计: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打算。
骨肉累:亲人的牵累。
渔樵资:靠打渔砍柴为生的微薄收入。
岁晚:晚年,岁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对于往昔与同僚共同退隐之约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友人纷纷离去、个人的衰老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通过“朝见宠者辱,暮见安者危”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官场变迁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认识。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予系玉为佩,子曳绣为衣”描绘了往日的荣华,“从容香烟下,同侍白玉墀”则是对过去共事时光的一种美好回忆。而“纷纷无退者,相顾令人悲”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散、无法共同实现退隐之约的哀伤。

最后,“岁晚青山路,白首期同归”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能够与故友一同归隐田园的美好愿望。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简单生活的向往的诗篇。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松声

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

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

萧寥发为声,半夜明月前。

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

一闻涤炎暑,再听破昏烦。

竟夕遂不寐,心体俱翛然。

南陌车马动,西邻歌吹繁。

谁知兹檐下,满耳不为喧。

形式: 古风

松斋自题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馀。

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

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

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

况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

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

夜直入君门,晚归卧吾庐。

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

持此将过日,自然多晏如。

昏昏复默默,非智亦非愚。

形式: 古风

板桥路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

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

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林下闲步寄皇甫庶子

扶杖起病初,策马力未任。

既懒出门去,亦无客来寻。

以此遂成闲,闲步绕园林。

天晓烟景澹,树寒鸟雀深。

一酌池上酒,数声竹间吟。

寄言东曹长,当知幽独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