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辽作十四首(其三)

礼为王人重,关亭道路除。

荒城初部落,名镇古巫闾。

习俗便乘马,生男薄负锄。

传闻断腕地,岁岁作楼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生活习俗与地理环境,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地域特色。

首句“礼为王人重”,点明了边疆地区对于朝廷礼仪的重视,体现了边疆与中央政权的紧密联系。接着,“关亭道路除”描述了边疆地区为了方便往来,清除道路障碍,展现了边疆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荒城初部落,名镇古巫闾”两句,通过对比荒凉的边城与历史悠久的名镇巫闾山,突出了边疆地区的变迁与历史积淀。荒城与部落象征着边疆的原始与未开化,而名镇巫闾则代表了边疆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习俗便乘马,生男薄负锄”揭示了边疆地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观念。边疆人民习惯于骑马出行,反映了他们对速度与自由的追求;同时,对生男孩的轻视(“薄负锄”意指不看重农耕),可能反映了边疆地区以游牧或狩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最后,“传闻断腕地,岁岁作楼居”描绘了一处传说中的断腕之地,每年都会有人在此建楼居住。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边疆地区独特的文化信仰与生活习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文化信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同时也反映了宋代边疆治理与文化交流的复杂面貌。

收录诗词(228)

刘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使辽作十四首(其四)

但逐银牌使,何堪记驿程。

路迷如欲尽,山转忽通行。

列仗新罗骑,先驱渤海兵。

凿空谁计此,曾未及长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使辽作十四首(其五)

寒日川原暗,颠风草木昏。

捉襟愁肘见,语客畏声吞。

旷荡疑人少,仓皇觉马奔。

勿惊销髀肉,长遣节旄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使辽作十四首(其六)

神水坚冰合,沙场寸草无。

长疑泪是血,误喜唾成珠。

昼出惊貂鼠,宵鸣厌训狐。

悲歌人不应,自觉寸心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使辽作十四首(其七)

北岭能扪斗,南冈欲摘星。

旧闻空耳满,异域得身经。

好筑嫖姚冢,仍刊车骑铭。

莫言天作限,关路有松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