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王思诚的《寿阳道中遇雪》,描绘了深秋时节行走在寿阳道中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寒冷与壮丽景色,以及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
首句“十月燕州冷不堪”,开门见山地描述了深秋时节燕州的严寒,让人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寒冷气息。“朔风如剑入衣衫”一句,形象地将凛冽的北风比作锐利的剑,直接刺入衣衫之中,生动地表现了风的凛冽和刺骨。
接着,“羊头雪映鸦儿峪,马首云连燕子岩”两句,通过对比和联结,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羊头山上的积雪与鸦儿峪的景色相互映衬,而马首山与燕子岩则在云雾缭绕中相连,展现出边塞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绝涧冰消泥滑滑,断崖土落路巉巉”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冰消雪融导致的泥泞和断崖处泥土的掉落,不仅增加了行走的难度,也体现了自然环境的险峻。
最后,“昌黎奉使曾经此,驿舍题诗壁上缄”一句,借用了唐代文学家韩愈(字昌黎)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往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在旅途中也可能会留下自己的印记,体现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美与险峻,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文历史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