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文献公墓次韵帻峰道长

十载西河不济舟,若为联辔慨松丘。

主恩岂为奸臣地,军令空贻相国忧。

正气千秋金鉴远,荒坟三尺草堂幽。

休将德业论前史,直是江南第一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文献公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首句“十载西河不济舟”以西河比喻历史的长河,暗示文献公虽历经十年却未能实现济世救民的理想,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接着,“若为联辔慨松丘”,通过想象与文献公并肩而行于松林间,表达对其精神的追忆与共鸣。

“主恩岂为奸臣地,军令空贻相国忧”两句,揭示了文献公在政治环境中的艰难处境,他忠诚于国家与人民,却遭遇奸佞之徒的排挤,军令无法执行,让作为相国的他深感忧虑。这不仅是对文献公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复杂与残酷。

“正气千秋金鉴远,荒坟三尺草堂幽”赞美文献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即使在死后,他的正气仍能照亮历史的长河,如同金镜一般永恒。同时,对文献公墓地的描绘,既展现了其简朴的环境,也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

最后,“休将德业论前史,直是江南第一流”强调了对文献公品德与功业的评价不应仅限于历史记载,而是认为他在江南乃至更广泛区域内的影响力与地位无可匹敌。这种评价不仅肯定了文献公的历史贡献,也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献公生平事迹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43)

符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骝山道长新辟小斋次韵奉答

官閒小辟郡斋深,种竹移花不废吟。

博洽未须论旧学,忧勤宁假惜分阴。

囱含远岫浮佳气,云暖珍禽送好音。

岂谓衰迟劳慰藉,每论诗罢更论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骝山道长宴九成台次韵奉答

好怀当日为谁开,骢马乘春访古台。

尘榻几时淹上客,法星连夜焕中台。

江分锦树高还下,帘捲晴云去复来。

嘉会良晨俱不易,风光如此且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八月十五日夜对月

中宵清赏罢,独更倚廷阑。

银汉横双阙,金波汎一丸。

崷崒辰山小,萦纡渝水寒。

何时照颜色,不似在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和酬沈子公

岂为逢迎简,偏饶舍馆沉。

独缘贫病切,兼得世情深。

朱火方严驾,清商忽叩林。

白龙何处史,肯此共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