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过全福寺》,通过“过全福寺”这一题目,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寺历史与文化的深深感慨。全诗以“伊昔豪英袭将牙,更崇因果欲何加”开篇,描绘了往昔英雄豪杰聚集于寺庙,追求因果报应的情景,引出对寺庙历史地位的重视和推崇。
接着,“精蓝世自传缁服,绘像尘谁障碧纱”两句,赞美了寺庙作为佛教圣地的自然环境与庄严氛围,以及其对僧侣生活的影响。这里的“精蓝”指的是精美的寺庙建筑,“缁服”代表僧侣的服饰,“绘像”则是指壁画或雕塑,而“碧纱”则可能是指寺庙内的装饰或环境。
“诗好盈编堆锦组,字奇随笔走龙蛇”两句,则是对寺庙内文学艺术的赞赏,表达了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里“诗好”、“字奇”分别形容了寺庙中诗歌和书法作品的美妙与独特,而“堆锦组”和“走龙蛇”则生动地描绘了这些艺术作品的丰富与灵动。
最后,“空馀旧史高风在,衰替嗟吾外氏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尽管寺庙的历史故事和高尚风气依然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事物已经衰败,诗人对此深感惋惜,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家族命运,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思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寺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欣赏,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