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全福寺

伊昔豪英袭将牙,更崇因果欲何加。

精蓝世自传缁服,绘像尘谁障碧纱。

诗好盈编堆锦组,字奇随笔走龙蛇。

空馀旧史高风在,衰替嗟吾外氏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过全福寺》,通过“过全福寺”这一题目,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寺历史与文化的深深感慨。全诗以“伊昔豪英袭将牙,更崇因果欲何加”开篇,描绘了往昔英雄豪杰聚集于寺庙,追求因果报应的情景,引出对寺庙历史地位的重视和推崇。

接着,“精蓝世自传缁服,绘像尘谁障碧纱”两句,赞美了寺庙作为佛教圣地的自然环境与庄严氛围,以及其对僧侣生活的影响。这里的“精蓝”指的是精美的寺庙建筑,“缁服”代表僧侣的服饰,“绘像”则是指壁画或雕塑,而“碧纱”则可能是指寺庙内的装饰或环境。

“诗好盈编堆锦组,字奇随笔走龙蛇”两句,则是对寺庙内文学艺术的赞赏,表达了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里“诗好”、“字奇”分别形容了寺庙中诗歌和书法作品的美妙与独特,而“堆锦组”和“走龙蛇”则生动地描绘了这些艺术作品的丰富与灵动。

最后,“空馀旧史高风在,衰替嗟吾外氏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尽管寺庙的历史故事和高尚风气依然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事物已经衰败,诗人对此深感惋惜,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家族命运,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思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寺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欣赏,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与反思。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上巳会许公亭二首(其一)

三月三来御水涯,古亭春色绿相遮。

牡丹已认冠丛叶,郁李真疑绶引花。

侍妓寝歌成雅席,恶风吹酒入微沙。

土囊终夕从飘怒,不障清欢祓禊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上巳会许公亭二首(其二)

元巳乘闲到许亭,胜游差远几开扃。

寻春自失花颜素,爱客偏回柳眼青。

曲水事遥存燕喜,甘棠人去想仪形。

禊筵莫愬杯行数,归辔迎风酒易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和通判钱昌武郎中上巳许公亭惠诗

亭馆萧然古岸头,园林虽雅背清流。

感时堪惜芳菲过,拖病须从祓禊游。

归舰逆风乘醉去,落花随水带香浮。

贰车欲继山阴事,立赋新篇不易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和留守宋适推官游宴御河二首(其一)

笳鼓齐喧泛御津,何妨同欲乐兹辰。

中三节物初过五,八十春光未破旬。

红旆厌风收电脚,绿波伤棹散鱼鳞。

欲知治世升平象,请看熙熙两岸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