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别(其八)

高楼耿长夜,揽衣歌且谣。

秋风一何悲,游子不得骄。

明月照空床,罗帏自萧萧。

三星既隅列,河汉东南朝。

黄鹄正徘徊,翩翩顾其曹。

故乡邈千里,慷慨命同袍。

浮云日西北,安知心所劳。

携手在须臾,经时复漂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高楼之上,面对长夜与秋风,内心充满离愁别绪的情景。诗人通过“揽衣歌且谣”这一动作,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哀伤。秋风的悲凉与游子的不得志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

“明月照空床,罗帏自萧萧”一句,以明月的清冷与罗帏的寂寥,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的孤独感。接着,“三星既隅列,河汉东南朝”描绘了一幅星空图景,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黄鹄的徘徊与顾视,似乎象征着主人公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故乡邈千里,慷慨命同袍”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浮云日西北,安知心所劳”则流露出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感慨。“携手在须臾,经时复漂摇”则以短暂的相聚与长久的分离,反映了人生旅途中的聚散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时刻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故乡、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录别(其九)

河汉何皎皎,众星错其间。

揽衣立前庭,明月照苦颜。

悲风中夜起,萧萧有馀寒。

涕泪应声零,四顾惨无欢。

往路信可怀,为乐及盛年。

游子不自爱,故乡岂难旋。

形式: 古风

录别(其十)

黄鹄难为群,游子常苦辛。

念当从此别,中怀日以新。

清光皎明月,远望不可亲。

高楼正萧条,徘徊四无人。

上有千里云,其下起飙尘。

各言还故乡,握手道何因。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录别(其十一)

穷冬盛阴气,白日西南微。

征人常早寐,皎月照我扉。

故乡千馀里,中夜起怀归。

干星驾言迈,严霜裂裳衣。

独行无俦匹,谁知渴与饥。

穹庐多悲风,萧萧边草衰。

身在天一隅,何得不徘徊。

形式: 古风

录别(其十二)

颜色无常好,春华一以零。

悲风蔽地来,四顾何冥冥。

寤言怀往路,揽衣从此兴。

杀气拳毛发,涕泣断为冰。

仰视河汉星,离如水中萍。

景光不恋人,游子岂遑宁。

夜依牛羊宿,日驱驽马行。

努力及明时,安能爱其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