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其二)

才揭帘栊,一声喝采。盈盈含睇低垂黛。

厚颜多是读书人,十重铁叶明光铠。

国艳希逢,青春难再。谁拚海样黄金买。

世无一俩小鞋儿,石榴裙底依然在。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帘幕初启,一位女子的美貌引得众人惊叹,她含羞低头,眼波流转,仿佛黛色深沉。作者樊增祥以幽默的笔触,形容那些读书人厚着脸皮追求美色,他们甚至用如海般深厚的财富来试图赢得芳心。然而,世间再也找不到一双小巧精致的鞋子,象征着那些易逝的青春和曾经的纯真。石榴裙虽仍在,但青春不再,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整体上,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讽刺的笔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和世俗风气的感慨。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其三)

怅望雕轮,亲书凤纸。斑骓明下双僮侍。

侬家瑶水一枝莲,羞同青翰舟中比。

朱鸟窗虚,红鸾扇倚。万重山隔婵娟子。

吴淞一半化醇醪,情波醉得檀奴死。

形式:

踏莎行(其四)

卿是桃花,侬为锦浪。相逢相识春江上。

生时长伴藕花居,死时也傍梅花葬。

万遍思量,千番惆怅。几时同梦流苏帐。

愿将身作锦薰笼,玉人倚到纱窗亮。

形式:

青门饮

呼酒金台,少年轻侠,青尊画烛,同听筝雁。

十七年来,锦镳重入,天宝旧人星散。

旖旎云霞契,香名在谪仙诗卷。

不见中郎,得见何戡,芳绪无限。从此沧桑三变。

将未老苏昆,迎归吴苑。

红杏词人,妙伶紫稼,天遣下车相见。

翠被今宵梦,莫误将素娘低唤。

彩云新曲,可能簪写,轻罗团扇。

形式:

庆宫春

霜鹤惊寒,绿螭息驾,玉蟾渐转木末。

裘帽萧闲,词人三四,一行秋雁斜掠。

淡烟疏树,照空地虬龙欲活。

尧章松浦,玉局临皋,有何分别。

素娥终自多情,尽纳吾曹,水晶封域。

三条桑陌,十家柳巷,不似铜驼荆棘。

马蹄清夜,问何似青鞋缓踏。

今宵佳梦,还倚梅花,举杯邀月。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