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植芳堂

雅心慕幽洁,莳芳此堂阴。

端居寡俗好,庶得观物心。

菀彼径寸苗,弱质恐不任。

灵雨及时降,春荣萋以森。

晨兴荷吾锄,逍遥步前林。

俟时冀采采,敢使芜秽侵。

灵均世云远,高踪邈难寻。

兴言遗远者,愧匪瑶华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高洁品质的向往。诗中通过“雅心慕幽洁”开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接着,“莳芳此堂阴”描绘了在幽静的环境中种植花卉的情景,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营造。

“端居寡俗好,庶得观物心”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保持内心的宁静,以便更深入地观察和理解自然界的万物。这种对内心世界的重视,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清静无为”。

“菀彼径寸苗,弱质恐不任”通过描述幼小的植物,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并存。而“灵雨及时降,春荣萋以森”则赞美了大自然的恩赐,春雨适时降临,使得万物生机勃勃,繁茂生长。

“晨兴荷吾锄,逍遥步前林”展现了诗人亲自参与劳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他不仅欣赏自然之美,更愿意投身其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俟时冀采采,敢使芜秽侵”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同时强调了保护环境、不让杂草丛生的重要性。

最后,“灵均世云远,高踪邈难寻”将诗人的情感引向了屈原这样的古代贤哲,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和追寻。而“兴言遗远者,愧匪瑶华音”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如此高度的自省与谦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

收录诗词(1)

林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思敬东郭草亭燕集

芝兰本同气,桃李自成蹊。

感彼岁易迈,肯与心赏违。

迢迢禁城东,桑麦连重畦。

联辔纵遐览,我怀浩无涯。

惠风煦澄景,微雨浥芳姿。

人生有至乐,举觞歌于斯。

形式: 古风

题王孟端送行图

汀洲杜蘅歇,南浦西风生。

美人鼓兰楫,路指江南行。

南行向何许,东望吴松去。

吴松秋水多,绿遍芙蓉渚。

渚外九龙山,山边三泖湾。

人家临水住,日暮采菱还。

采菱歌易断,送子愁零乱。

愁来可奈何,思满江南岸。

江南不可思,动子情依依。

皇都春色早,迟子速来归。

形式: 古风

送孟潜阳先生教授邵武府学

理棹辞京都,之官越闽岭。

樵峰渺何许,川涂邈脩迥。

霜雪岁暮繁,朔风吹云冷。

严程既难滞,别思当自领。

清波漾寒色,孤帆明夕景。

已过落星湾,远望杉关境。

横经守清秩,郡教知独秉。

遐想诸生徒,三席待开省。

形式: 古风

畦乐诗

索居南野外,颇与人事疏。

灌木荫前庭,隙地数亩馀。

蔬果因时艺,薄言理其芜。

聊以足晨夕,过兹奚所须。

固穷亮吾分,贪得宁非愚。

草糗可终身,乐哉常晏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