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陈轩所作的《忆雉山书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书斋生活的回忆与怀念。诗中通过“松阴江曲”、“晚潮烟柳”、“春槛露花”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
“松阴江曲旧斋堂”,开篇即点明地点,松树的阴凉与弯曲的江水相映成趣,旧时的书斋堂仿佛就在眼前,勾起了诗人对往日岁月的回忆。“别业归来各一方”,诗人归家后,却发现自己与过去的自己已身处不同的世界,这种时空的错位感,增添了诗中的情感层次。
“吟想晚潮烟柳湿,梦游春槛露花凉”,这两句通过想象与梦境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晚潮与烟柳、春日与露花,这些自然景观在诗人的想象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湿漉漉的烟柳与清凉的露花,不仅渲染了画面的美感,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杨朱路远空南北,青帝亭闲自短长”,这里引用了杨朱路远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无论南北,都显得空旷而遥远。青帝亭的闲适自得,与之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短长”二字,既指亭子的长度变化,也暗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有限。
最后,“何门扬鞭访前景,竹窗重整读书床”,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重拾往日的读书生活,如同竹窗下整理出一片新的读书之地,充满着对知识与学习的渴望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深情回顾与对未来可能性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