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风吹醒桃花醉,暮雨添成柳叶愁。
醉了又愁愁又醉,莺煎燕?过春休。
这首诗是由北宋时期的词人白玉蟾所作,名为《次韵王御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氛围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晓风吹醒桃花醉”这一句表达了在清晨的微风中,从对美好事物的沉醉中苏醒过来,桃花宛如醉酒中的美好,将人的情感带入到了大自然的春意之中。这里的“醉”字用得非常传神,既形容了作者本人对美景的迷恋,也描绘出春日里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
而接下来的“暮雨添成柳叶愁”,则是在傍晚时分,细雨如丝,为萦绕在枝头的柳絮增添了几许哀愁。这里的“愁”字,则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或许是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也可能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紧接着,“醉了又愁愁又醉”一句,更加深化了这股情愫。它表达了一种反复无常的情感状态,像是醉酒醒来依然难以摆脱的哀愁,又或者是沉浸于美好而不自觉地陷入了哀愁之中。
最后,“莺煎燕?过春休”则是在描绘春日里燕子穿行花间的情景,以及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这里的“过春休”四字,更是传达出一种季节更迭、时光易逝的感慨,似乎在告诫自己要珍惜这短暂的美好时光。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美好与哀愁并存、生生不息的人生态度。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微波一曲月苍茫,声起西泠叶叶凉。
杜宇每随金管发,春风不及玉杯长。
邀人画舫田鹦鹉,游女新绫织凤凰。
况是绮花轻蝶里,止应十步有兰香。
此春眼不到湖山,过了春光只等闲。
愿有东君相管领,时收花絮入帘看。
三月湖天春昼长,东风飘暖草浮光。
樱桃熟后游人倦,柳絮飞时燕子忙。
依依杨柳已藏鸦,风度莺声到碧纱。
洗尽春光连夜雨,海棠赢得两三花。